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一种新型高效生物可降解ε-多聚赖氨酸修饰阳离子聚合物抗菌剂的合成与性能(英文)
引用本文:赵瑞芳,王海,季天骄,Greg Anderson,聂广军,赵宇亮.一种新型高效生物可降解ε-多聚赖氨酸修饰阳离子聚合物抗菌剂的合成与性能(英文)[J].中国科学通报(英文版),2015(2):216-226,147.
作者姓名:赵瑞芳  王海  季天骄  Greg Anderson  聂广军  赵宇亮
作者单位: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Key Laboratory for Biomedical Effects of Nanomaterials and Nanosafety, National Center for Nanoscience and Technology;Department of Chemistry, Tsinghua University;Queensland Institute of Medical Research, Royal Brisbane Hospital, Herston, QLD 4029, Australia
基金项目: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2012CB934000,2011CB933400);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31325010,21277037)
摘    要: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大多数抗生素杀菌或抑菌的主要机制为:选择性的作用于细菌细胞核酸和蛋白合成系统的特定环节,妨碍细菌生命活动,导致细菌死亡.然而,细菌形态结构完整性仍然保持,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最近研究发现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是一些慢性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纳米颗粒能够选择性的作用于微生物表面,破坏细菌结构完整性,抑制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本文设计并合成一种生物相容性好且生物可降解ε-多聚赖氨酸修饰阳离子聚合物(EPL-PCL).该多聚物能够自主装形成单分散的纳米颗粒,且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相比于ε-多聚赖氨酸,EPL-PCL纳米颗粒具有更强的抗菌活性.进一步研究发现,EPL-PCL纳米颗粒抗菌作用的主要机制为:(1)带正电的EPL-PCL纳米颗粒与带负电的细菌表面相互作用并穿透细胞壁和细胞膜,破坏细菌表面完整性,抑制细菌耐药性的生成;(2)EPL-PCL纳米颗粒暴露显著提高细菌内ROS水平;(3)ROS水平升高显著的破坏细菌细胞代谢,例如提高碱性磷酸酶活性破坏细菌磷的稳态平衡.因此,本文合成的可降解ε-多聚赖氨酸修饰阳离子纳米聚合物可以作为一种有效且广谱的抗菌剂,特别是用于病原菌感染的疾病.

关 键 词:EPL–PCL  copolymers  Biodegradable  cationic  nanoparticles  Broad-spectrum  antibacterial  activity  Disruption  of  bacterial  walls/membranes  Cell  invagination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