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碳酸盐岩流体包裹体(NaCl-H2O)的合成及捕获机理分析
引用本文:刘超英,周瑶琪,杜玉民,陈勇.碳酸盐岩流体包裹体(NaCl-H2O)的合成及捕获机理分析[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1(2):25-29.
作者姓名:刘超英  周瑶琪  杜玉民  陈勇
作者单位:刘超英(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山东,东营,257061)       周瑶琪(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山东,东营,257061)       杜玉民(胜利油田有限公司,临盘采油厂,山东,临邑,251507)       陈勇(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山东,东营,25706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072042);中国石油大学博士基金资助项目(Y060132)
摘    要:对碳酸盐岩原生、次生流体包裹体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分别在压力为100 Mpa、温度为400~300℃和350℃条件下,利用高温高压釜合成了碳酸盐岩原生、次生流体包裹体(NaCl-H2O),模拟了包裹体的形成过程,并利用激光拉曼光谱及显微测温技术对合成包裹体的成分、均一温度、盐度等参数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的原生、次生包裹体气相与空气成分相符,其均一温度分别为372.8℃和321.02℃,盐度分别为23.22%和19.54%.与实验前设定的条件相符,从而验证了合成包裹体的准确性,并为进一步分析包裹体相态奠定了基础.

关 键 词:碳酸盐岩  流体包裹体  人工合成  捕获机理
文章编号:1673-5005(2007)02-0025-05
修稿时间:2007年1月12日

Synthetics and trapping mechanism of carbonate fluid inclusion(NaCl-H2O)
Abstract:
Keywords: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