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考察鳊(Parabramis pekinensis)和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幼鱼所组成的同种鱼群与混合异种鱼群在群体决策上的差异,对10尾鳊构成的10B组、5尾鳊5尾中华倒刺鲃构成的5B5Q组和10尾中华倒刺鲃构成的10Q组的鱼群凝聚力、鱼群分布状况、鱼群移动倾向等集群行为参数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 同种鱼群(10B组和10Q组)与异种鱼群(5B5Q组)的鱼群凝聚力、迷宫臂与迷宫中心分布密度、成群频率和群体持续时间均无统计学意义上差异;10B组的成群时间比低于5B5Q组和10Q组的成群时间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 同种鱼群与异种鱼群的发动频率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但10B组的成功频率低于10Q组的成功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B组和5B5Q组在群体移动成功率方面均低于10Q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 异种鱼群中在所有发动次数和所有成功的出臂活动方面中华倒刺鲃作为领头鱼的比例高于鳊作为领头鱼的比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失败的出臂行为方面2种鱼作为领头鱼的比例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上述结果提示:中华倒刺鲃比鳊更容易成功发动群体决策行为,且比鳊更具领导能力,这可能与中华倒刺鲃相对于鳊具有更强的游泳能力和更具勇敢性和探索性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