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鲤鱼山公园不同海拔高度土壤动物群落的初步研究
引用本文:古丽布斯坦&#;努尔买买提,吾玛尔&#;阿布力孜,卡马力&#;热木扎.鲤鱼山公园不同海拔高度土壤动物群落的初步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3):19-25.
作者姓名:古丽布斯坦&#;努尔买买提  吾玛尔&#;阿布力孜  卡马力&#;热木扎
作者单位:古丽布斯坦·努尔买买提(新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吾玛尔·阿布力孜(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6);卡马力·热木扎(新疆珍稀物濒危物种保护生学实室验,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摘    要:文章2007年4月至5月期间对乌鲁木齐鲤鱼山公园(山顶87°34′759″E,40°50′566″N,山中坡87°34′716″E,43°50′577″N,山下坡87°34′488 ″E,43°50′993″N)三个不同海拔高度的土壤动物进行取样调查.本次调查共获大、中、小型土壤动物共3171只,经初步分类鉴定隶属于4门、10纲、19目,调查表明不同生境下,土壤动物的群落组成也不同,在三个不同海拔高度的土壤动物个体数量顺序为t山下坡(1493)>山中破(941)>1山顶(737).类群数量顺序为:山中坡(20)>山顶(18)>山下坡(16).调查发现真螨目为优势类群,弹尾目、综合目、正蚓目、膜翅目、鳞翅目、等足目、柄眼目、双翅且、地蜈蚣目、鞘翅目、革翅目等11类为常见类群,其余的为稀有类群.同时对其不同海拔高度土壤动物个体敷、类群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及Simpson优势度指数等群落结构指标进行分析并讨论,在不同高度和不同生境土壤动物各类群之间存在差异,并垂直分布调查发现具有明显的表聚特征,即从地表向下,随着深度的增加土壤动物类群和个体数量逐渐减少.

关 键 词:鲤鱼山  土壤动物  群落结构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Diversity of Community Structure of Soil Fauna at The Different Altitudes of Liyushan Park in Urumqi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