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马克思主义"社会存在"术语汉译及其概念渊流
引用本文:李永杰.马克思主义"社会存在"术语汉译及其概念渊流[J].昌吉学院学报,2018(1):1-8.
作者姓名:李永杰
作者单位:中共福建省委党校 福建 福州 35000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重要术语中国化的渊流与考证"
摘    要: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共产党宣言》诸多汉译本中,mit ihrem gesellschaftlichen Dasein或译作社会生活,或译作社会存在,1958年起中央编译局译本统一译作社会存在.依照较为权威的辞书,社会存在概念乃是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其核心在于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这一定义的直接依据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对社会存在概念认识逐步深化的成果,而教科书体系的概念界定可追溯到《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而其最初源头是《共产党宣言》.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术界围绕教科书和辞典的概念界定,出现了把社会存在的概念外延扩大化的新解读,实质上是把经典作家的"物质生活"放大为整个"社会生活"来解读,忽略了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即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生产方式.

关 键 词:社会存在  社会生活  概念  术语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