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地铁列车碰撞姿态辅助保护装置的设计与优化
引用本文:许平,郭维年,于洋洋,杨丽婷,姚曙光,阳程星,胡正维,车全伟.地铁列车碰撞姿态辅助保护装置的设计与优化[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10):4171-4188.
作者姓名:许平  郭维年  于洋洋  杨丽婷  姚曙光  阳程星  胡正维  车全伟
作者单位:1. 中南大学轨道交通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 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3.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675537);
摘    要:为提高地铁列车耐撞性,降低碰撞姿态造成的二次损伤,提出一种控制列车碰撞姿态的辅助保护装置(抱轨装置)。首先,设计抱轨装置的几何结构并定义抱轨装置的力学特性,采用动力学方法建立8编组地铁列车的碰撞模型;其次,结合实验验证仿真模型的准确性,研究抱轨装置对列车碰撞姿态的影响;再次,提出3种不同的抱轨装置安装方案,对比分析得到经济且有效的方案;最后,基于EN15227:2008标准对方案进行耐撞性评估,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对抱轨装置的设计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当钩状抱轨装置安装在车体质心正下方时,在满足控制列车碰撞姿态的要求的前提下,可以不占用车体太大的空间,满足EN15227:2008中耐撞性考核指标,是经济且有效的方案;当距离车体质心的纵向相对位移dinstall=10 000 mm,抱轨装置静止阶段距离x1=9.47 mm,抱轨装置线性阶段刚度k1=5 000 N/mm时,列车的车体和轮对的最大垂向抬升量最小,取到最优值,最大轮对位移抬升量dmax=13.87 mm,列车车体最大俯仰角θ=3.12...

关 键 词:地铁列车  辅助保护装置(抱轨装置)  耐撞性  垂向抬升量  俯仰角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