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冬季气候可预测性的跨季度集合数值预测研究
引用本文:郎咸梅,王会军,姜大膀.中国冬季气候可预测性的跨季度集合数值预测研究[J].科学通报,2003,48(15):1700-1704.
作者姓名:郎咸梅  王会军  姜大膀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中心(NZC),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北京,100029
基金项目:本工作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批准号: 40125014)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KZCX2-203)资助.
摘    要: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全球格点九层大气模式(IAP9L-AGCM), 从1969~1998每年秋季出发对冬季气候可预测性进行了系统性跨季度集合回报试验研究, 探讨了中国冬季季节平均气候异常的可预测性问题. 结果发现, 模式对冬季可预测能力在低纬大于高纬, 且在海洋上通常大于陆地, 后者以气温尤为明显; 对流层位势高度场的可预测区域随高度增加纬向分布变化不大, 但带状分布减弱, 日界线附近可预测程度明显降低. 分析的大气要素场中, 表面气温和位势高度场的可预测性最大, 降水的相对最小. 尤其是在LaNiña事件中, 中国乃至东亚地区冬季气候的可预测程度明显受ENSO信号的影响. 通过比较回报与实测表面气温的年际变化, 发现模式对我国东北及南方地区的冬季气温变化趋势有一定的预测能力.

关 键 词:跨季度冬季气候预测  集合回报  可预测性
收稿时间:2003-04-09
修稿时间:2003年4月9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