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如何理解中学语文课本中辛弃疾的"以文为词"手法
引用本文:徐奎.如何理解中学语文课本中辛弃疾的"以文为词"手法[J].科技信息,2007(26).
作者姓名:徐奎
作者单位:石阡中学 贵州石阡555100
摘    要:以文为词,是辛弃疾词在创作技巧和语言使用上成功开创的作词方法。最早描述辛词这一特点的是刘辰翁,刘氏在反对陈师道《后山诗话》评韩愈"以文为诗"、苏"以诗为词"之"非本色"观点基础上,在其《须溪集》卷六《辛稼轩词序》云:"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岂与群儿雌声较工拙。然犹未至用经用史,率雅颂入郑卫也。自辛稼轩前,用一语如此者,必且掩口。乃稼轩横竖烂漫。乃知禅家棒喝,头头皆是"。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对此重又申说,钱先生从宋代诗人刘辰翁论词与论诗采用同一个准则说起,讨论诗文的侵入与扩充问题。刘辰翁把诗和词放在一个点上考察,意为《后山诗话》所言未得诗词用语之自由。他对辛弃疾作词用语的突破大加赞赏,认为"横竖烂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