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黄海辐射沙洲海底地形可视化与定量分析 |
| |
作者姓名: | 王百顺 范代读 顾君晖 许建雄 陈新玺 |
| |
作者单位: | 国家海洋局东海信息中心,上海 200137;同济大学 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2;同济大学 长江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2;国家海洋局东海信息中心,上海 200137;国家海洋局东海信息中心,上海 200137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6021,41076016) |
| |
摘 要: | 南黄海辐射沙洲海底地形复杂多变,精细的数字地形模型、不同地形单元的立体可视模型及其定量统计值是进行海洋科学研究、海洋功能区与海域开发利用的基础.利用在辐射沙洲北翼进行的单波束测深获取的水深资料,根据残差分析,选择研究区现有水深数据最佳插值法——克里金法,生成海底地形的数字高程模型.运用水深分层设色法立体可视地表征了辐射沙洲的四种地形单元:浅滩、沙脊、潮流槽和宽谷.根据地形倾角可以定量地分析脊、槽等地形单元的坡形变化,整个沙洲以水平-微倾斜地形(倾角<5°)为主,占总面积的60%,分布在宽谷、沙脊顶部和潮流槽中部等.地形剖面曲率分层设色可以更细致地刻画脊、槽相间地形单元的微地貌,并可定量分析不同地形单元的面积及所占比例.地形平面曲率和切线曲率可以指示不同地形单元的海洋动力特征,即:负值区水深较小、流场较强;正值区水深较大、流场较弱.
|
关 键 词: | 辐射沙洲 海底地形 残差分析 可视化 |
收稿时间: | 2011-01-05 |
修稿时间: | 2011-03-24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