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分形的心电信号复杂度及其非线性动力学机制
引用本文:杨小冬,王雪松,何爱军,王志晓,王俊.基于分形的心电信号复杂度及其非线性动力学机制[J].科学通报,2019,64(22):2332-2341.
作者姓名:杨小冬  王雪松  何爱军  王志晓  王俊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徐州221116;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徐州市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重点实验室,徐州221116;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10023;南京邮电大学地理与生物信息学院,南京21002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
摘    要:体表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 ECG)信号是典型的非平稳谐和变频信号,属于非线性信号.传统的线性分析方法并不能很好地揭示ECG信号非线性本质.本研究采用多重分形理论,研究了大量样本同步十二导联心电图信号的奇异谱面积,经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检验,该参数对所研究人群各导联均统计可分.结果显示,健康年轻人(healthy young, HY)十二导联ECG信号奇异谱面积的算术均值最大、离散度最小,而心梗(myocardial infraction, MI)患者十二导联ECG信号奇异谱面积算术均值最小、离散度最大,其他人群如心肌缺血(ischemia)患者、健康老年人(healthy old, HO)这两个值均处于中等大小水平.表明随着病变程度加深,心脏组织类分形结构受损或者发生结构改变,导致心电系统非线性动力学复杂程度降低,同时增加了心电信号传播的不规则性和各向异性.另外研究发现, ECG信号奇异谱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体自主神经控制的强弱.随着年龄增长,奇异谱面积的十二导联均值逐渐减小,提示自主神经的自律控制功能逐渐减弱; ECG信号非线性复杂性下降,由多重分形趋向单重分形,意味着个体适应能力的降低.

关 键 词:心电图  多重分形奇异谱  算术均值  离散度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