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苹果苦痘病对果实类黄酮总含量的影响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
引用本文:余贤美,薛晓敏,王金政,王贵平,聂佩显,陈汝,韩雪平.苹果苦痘病对果实类黄酮总含量的影响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J].科学通报,2019,64(18):1896-1908.
作者姓名:余贤美  薛晓敏  王金政  王贵平  聂佩显  陈汝  韩雪平
作者单位: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泰安271000;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泰安271000;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泰安271000;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泰安271000;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泰安271000;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泰安271000;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泰安271000
基金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摘    要:类黄酮在多种植物生物学功能和人类慢性病的治疗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苹果苦痘病是苹果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生理性病害,严重影响了果品的品质,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研究苹果苦痘病对苹果果实类黄酮的影响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可为医用类黄酮的获得挖掘新的资源.采用氯化铝比色法测定了健康果实和苦痘病果的类黄酮总含量,结果显示,苦痘病果的类黄酮总含量为健康果实的4.28倍.通过转录组测序和qRT-PCR对类黄酮总含量变化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进行了研究.经测序,从苹果健康果实和苦痘病果2组样品中,分别获得226.702和202.951 M Clean reads,包含32.807和29.626 Gb测序数据,其碱基百分比(Q30)大于95.0%.以健康果实为参考,苦痘病果共获得263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2080个,下调基因552个.经GO基因功能注释和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获得与类黄酮合成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26个(24个上调基因和2个下调基因),选取其中8个差异表达基因:CYP98A3(1), CYP98A3 (1), BADH, DAT, MdHCT (1), MdHCT (2), CHI (1)和CHI (2)进行qRT-PCR分析验证,结果显示,该8个基因均表现为上调表达,上调倍数为1.05~7.17倍.研究表明,苹果苦痘病的发生刺激了苹果果实中类黄酮的大量表达和积累,可为医学研究中类黄酮的获得,提供更广泛的资源.

关 键 词:全转录组测序分析  苹果苦痘病  qRT-PCR分析  类黄酮生物合成与积累  类黄酮总含量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