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词亦有史"解——兼评当代词创作
引用本文:宋湘绮."词亦有史"解——兼评当代词创作[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8(2):91-98.
作者姓名:宋湘绮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湖南长沙410083
摘    要:不少当代旧体词作者带着强烈的责任感关注“热点”,忽略了词文学的艺术性,批量产生趋时应景、贴标签的“口号词”,误以为是“以词存史证史”。“词亦有史”不同于教科书上说的历史意义。词反映的历史,首先是词人的精神史,其次是民众的生活史和人性史。澄清“词亦有史”的概念,明确词的艺术性在于这种古典的文学形式具有现代艺术观念的问题意识和引发觉悟的动力,才能发现“盲点”。现实中不可能有绝对完美的社会,词能够从常人不注意的角度和达不到的深度显现社会问题。以“弱德之美”展露批判的锋芒、以沉郁低徊的声音表达对理想的执着正是词文体把握时代精神的独特性。富有现代气息的当代词与先锋小说和新生代作品已经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不期而遇发掘着寻找英雄和精神重塑的母题。沉默已久的词文体正从边缘向中心潜移,多元并存的中国新时期文学正在成为现实。

关 键 词:  历史  人性  中华诗词  弱德之美  寻找英雄  重塑精神  兼评  新时期  中国  多元并存  中心  边缘  母题  精神重塑  起跑线  作品  新生代  先锋小说  代词  现代气息  特性  时代精神  文体  声音表达  弱德之美  问题
点击此处可从《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