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祁连山中段黑河上游山区地表径流水资源主要形成区域的同位素示踪研究
引用本文:王宁练,张世彪,贺建桥,蒲健辰,武小波,蒋熹.祁连山中段黑河上游山区地表径流水资源主要形成区域的同位素示踪研究[J].科学通报,2009,54(15):2148-2152.
作者姓名:王宁练  张世彪  贺建桥  蒲健辰  武小波  蒋熹
作者单位: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兰州 730000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项目(编号: CXTD-Z2005-2)、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 4052500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 2005CB422003)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编号: KZCX2-YW-310)资助
摘    要:通过对黑河干流上游祁连山区降水中δ18O随海拔高度变化的研究, 揭示出其变化具有显著的高程效应, 高度梯度约为?0.18‰/100?m. 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 并结合出山口河水中δ18O, 认为出山径流主要形成于高海拔山区. 应用“二分量模型”, 阐明了海拔3600?m以上的高山冰雪冻土带是黑河山区流域的主要产流区, 产流量占出山径流量的80.2%.

关 键 词:稳定同位素示踪  黑河  径流  祁连山
收稿时间:2008-04-10
修稿时间:2009-07-07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