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对《高祖还乡》评价的一点不同看法
引用本文:温梁华.对《高祖还乡》评价的一点不同看法[J].大理学院学报,1984(2).
作者姓名:温梁华
摘    要:对元人睢景臣的套曲《高祖还乡》,历来评价很高,赞誉甚多。在游国恩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刘大杰的《中国文学发展史》、朱东润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王力的《古代汉语》、《辞海》肖善因的《元散曲一百首》等著作中,都认为套曲作者是站在人民的立场,揭露、嘲讽了汉高祖发迹前的丑恶行径和无赖嘴脸。从而撕下了他“神圣尊严的外衣”。认为是元曲中最优秀的作品。 我认为以上评价忽视了一个极重要的问题,因而带有很大的偏颇和片面性。下面谈谈我的一点浅见,并就教于各大家。 以上诸家认为,《高祖还乡》的深刻意义,在于它把批判矛头直接指向了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因而具有很高的思想性,是站在人民的立场的。我认为:不能笼统地认为只要骂皇帝就是思想性很强,就是站在人民的立场,而要从具体分析作品出发,看它怎样骂,骂些什么,才能决定它是站在人民的立场,或是站在其它立场——如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因为矛盾斗争也可能狗咬狗而大骂皇帝,要是他并没有代表人民的利益去骂,当然不能认为他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因此,评价作品的思想性、人民性应以作者的立场为依据。下面让我们试析一下作品的内容以探索作者的立场。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