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石膏对铝酸盐水泥基混合体系早期水化的影响
作者姓名:徐玲琳王培铭  杨晓杰Horst-Michael Ludwig
作者单位:1. 同济大学 先进土木工程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804; 2. F. A. Finger-Institute for Building Materials Science,Bauhaus-Universität Weimar,99421 Weimar,Germany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02216,51308406); 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理工大学)开放基金资助项目(SYSJJ2014-10);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20B02)
摘    要:采用量热仪、X 射线衍射仪、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压汞仪分析了无水石膏及α-半水石膏对铝酸盐水泥为主的铝酸盐 - 硅酸盐混合水泥体系早期水化放热、浆体微结构演变等水化进程的影响. 结果表明:无论何种石膏掺入后,三元体系的早期水化均有所加速,且集中于钙矾石的生成及其向单硫型水化硫铝酸钙的转变---水化30min 内,浆体中均生成了一定量长度为 1μm 左右的短粗钙矾石晶体,并伴随首个水化放热峰的产生;而随后的8h 内,另产生两个水化放热峰:掺无水石膏时,第2 个水化放热峰源自无水铝酸钙和无水石膏的溶解以及少量钙矾石晶体的生成,第 3 个水化放热峰源自钙矾石的增长及其向单硫型水化硫铝酸钙的转变;而掺 α-半水石膏时,这两个水化放热峰均与钙矾石的生成及增长有关. 相比而言,α-半水石膏因溶解速度较快,与无水铝酸钙等的溶解速度相匹配,所以水化早期生成更多的钙矾石晶体,所得硬化浆体的孔隙率更低.

关 键 词:混合水泥  石膏  钙矾石  早期水化  微结构  
收稿时间:2015-09-02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