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源颗粒物排放模型及2001年排放清单估算 |
| |
作者姓名: | 张强 David G.Streets 霍红 贺克斌 |
| |
作者单位: | 1.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北京,100084;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Applied Systems Analysis, A-2361 Laxenburg, Austria 2.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Applied Systems Analysis, A-2361 Laxenburg, Austria 3. Decision and Information Sciences Division, 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 Argonne, IL 60439, USA 4.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北京,100084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50078027)资助项目 |
| |
摘 要: | 颗粒物是影响我国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 且细颗粒物对区域和全球环境系统具有重要影响.了解颗粒物的源排放量及排放特征, 对开展颗粒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按经济部门、燃料类型和技术类型对颗粒物排放源进行分类, 建立了一个基于技术的、自下而上的排放模型, 并利用该模型计算出2001年全国主要人为源共向大气排放TSP (总悬浮颗粒物) 2.651×107t, PM10(可吸入颗粒物) 1.712×107t, PM2.5(细颗粒物)1.210×107t.水泥生产、生物质燃料和燃煤源是最主要的PM2.5排放源, 分别占PM2.5排放总量的35%,26%和20%.颗粒物排放的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排放量最大的5个省份为山东、河北、江苏、河南和广东.进一步将排放分配到0.5°×0.5°的网格, 从而为区域大气污染模拟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
关 键 词: | 大气污染 颗粒物 排放清单 排放因子 排放强度 |
收稿时间: | 2005-05-13 |
修稿时间: | 2005-05-132005-08-22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自然科学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自然科学进展》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