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萨拉乌苏更新世晚期的人类肩胛骨化石
引用本文:尚虹,刘武,吴新智,董光荣.萨拉乌苏更新世晚期的人类肩胛骨化石[J].科学通报,2006,51(8):937-941.
作者姓名:尚虹  刘武  吴新智  董光荣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100044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功能研究所,兰州,730000
基金项目:致谢 卫奇研究员在1980年萨拉乌苏地区发掘时承担人类化石的研究部分.现将该肩胛骨标本交于本文第一作者研究,写作过程中曾与卫奇和黄慰文研究员进行过有益的探讨,Erir Trinraus教授提供相关资料,杨明婉与黄金玲女士帮助绘图,在此深表谢意.本项研究受中国科学院院长基金(编号:院基计字978号)、国家自然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批准号:J9930095)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批准号:40372015)部分资助.
摘    要:内蒙古萨拉乌苏遗址的萨拉乌苏组下部原生地层于1980年出土一件人类肩胛骨化石, 文中对其进行详细研究. 肩胛骨所在地层的年代范围, 用TL方法测定为(70.9±6.2)~(124.9±15.8)ka BP, 该地层中较下部的一个层位, 用碳同位素法(14C)测定的年代为(35.34±2) ka BP; 铀系法(230Th)测定的年代为(44±7)~(63±3) ka BP; 红外释光法(IRSL) 测定的年代为(61~68) ka BP. 在对这件人类肩胛骨化石的形态学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 得出如下结论: 萨拉乌苏肩胛骨多数特征与各阶段早晚期现代人比较一致, 同时兼具少量尼安德特人的特征. 这可能提示萨拉乌苏人类具有同尼安德特人相同或相近的上肢运动习惯. 同时也可能体现了中国晚更新世人类与欧亚地区同时代及较早较晚各阶段人类之间的联系.

关 键 词:萨拉乌苏  更新世晚期  肩胛骨  人类化石
收稿时间:2005-09-20
修稿时间:2005-09-202005-11-17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