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环境DNA的合浦榄根村退化红树林底栖动物多样性的研究 |
| |
作者姓名: | 廖馨 杨明柳 |
| |
作者单位: | 广西科学院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广西红树林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西北海 536000 |
| |
基金项目: | 合浦县林业局项目(GXZC2020-J3-HXHP-001),广西科技基地和人才专项(桂科AD20159032)和广西红树林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GKLMC-202102)资助。 |
| |
摘 要: | 本研究基于环境DNA研究合浦榄根村红树林底栖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量,探究因海岸工程造成红树林退化后的底栖生物的变化。实验设置死亡红树林、严重退化红树林(以上合称退化红树林)、尚存活红树林以及对照组红树林4种样地,提取红树林沉积物环境总DNA,并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荧光定量PCR法比较优势物种的相对生物量差异;高通量测序后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各样地的物种组成结构。定量实验结果显示,退化红树林中两种甲壳类动物生物量相对较低,两种贝类的生物量在各样地没有显著差异。基于高通量测序的环境DNA揭示死亡红树林、严重退化红树林、尚存活红树林以及对照组红树林的群落结构、优势物种存在差异;退化红树林中,软体动物门丰度减少,环节动物门和刺胞动物门增多。聚类结果显示,尚存活红树林与对照组红树林的群落结构相关性最近,随后是严重退化红树林,死亡红树林的相关性最远。本研究结果反映海岸工程造成退化红树林中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量均产生了变化,同时证明环境DNA是研究红树林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量变化的有效手段。
|
关 键 词: | 环境DNA 海岸工程 生物多样性 生物量 底栖动物 |
收稿时间: | 2021-06-07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广西科学院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广西科学院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