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生物标志化合物在油源对比中的局限性
引用本文:陈世加a 张宇a 路俊刚a 吴恩伟b 冉乙钧b.生物标志化合物在油源对比中的局限性[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8(5):11-14.
作者姓名:陈世加a  张宇a  路俊刚a  吴恩伟b  冉乙钧b
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a. 资源与环境学院,b. 研究生院,四川 成都 610500
摘    要:生物标志化合物是油源对比时最常用的方法,其在不同成熟阶段含量存在很大差异,对于多源或多期混合形成的油藏,单纯依靠其进行油源对比易造成油源误判。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红车地区油藏,为多期多源油气充填形成,由于过分依靠生物标志化合物,而且没有注意到不同演化阶段其含量的变化,不同的学者得到了不同结果。将原油轻烃和生物标志化合物联用,有效地解决了该区的油源问题,并指出该区二叠系风城组和乌尔禾组来源的油的分布具有明显规律性,即红车断阶带中北段的二叠系和石炭系储层的油属于高成熟腐泥型油,来自风城组烃源岩;中南段侏罗系和白垩系的油属于偏腐殖型成熟原油,来自乌尔禾组烃源岩。

关 键 词:生物标志化合物  油源对比  局限性  原油轻烃  红车地区  准噶尔盆地    
收稿时间:2005-11-03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