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东北地区人工扰动植被表土孢粉与植被和气候的关系
引用本文:李曼玥,李月丛,许清海,庞瑞洺,丁伟,张生瑞,贺治国.东北地区人工扰动植被表土孢粉与植被和气候的关系[J].科学通报,2012(6):453-464.
作者姓名:李曼玥  李月丛  许清海  庞瑞洺  丁伟  张生瑞  贺治国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省环境演变与生态建设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7301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1132);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D2008000186,D2009000300)资助
摘    要:东北地区53个农田和荒地表土样品孢粉分析表明:孢粉组合具有一定相似性,如乔木花粉含量通常高于30%,以松属、栎属、桦木科和杨属为主;草本花粉含量通常高于50%,禾本科、藜科、蒿属、菊科等是最常见草本花粉类型,与研究区地带性植被类型一致.但不同区域,特别是不同地貌单元的农田孢粉组合存在一定差异:山区农田乔木花粉类型丰富,含量最高,平均为41.7%,人工禾本科花粉含量较低,仅为11.2%;高平原丘陵区农田草本花粉数量较山区增加,主要为人工禾本科,含量高达53.6%;平原区农田孢粉组成与丘陵区相近,但人工禾本科含量略有下降,平均为41.6%,孢粉总浓度较高平原丘陵区明显偏高,环纹藻数量也最多.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孢粉组合存在一定差别,禾本科、藜科等主要花粉类型含量差别明显,农田人工禾本科花粉一般高于40%,荒地普遍小于10%;藜科花粉在农田中含量仅为2.5%,荒地中平均可达25.0%;农田孢粉浓度(平均3909粒/g)与荒地孢粉浓度(平均15074粒/g)差距较大.孢粉组合与气候因子的分析表明,东北地区农田孢粉组合与最热月温度和年平均温度显著负相关,与降水也有一定的相关性,表明人工扰动或人工植被仍可以较好地反映区域气候变化信息.与其他区域对比表明:不同区域孢粉浓度均可以较好地反映人类活动强度及土地利用类型状况,不同区域农田人工禾本科含量也存在一定差异,东北地区明显高于中国北方其他地区,应为人类耕作习惯和气候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 键 词:东北地区  农田  荒地  孢粉组合  人类活动  气候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