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城市化进程中上海植被的多样性、空间格局和动态响应(Ⅴ):管护放弃后城市水杉林林下植被自然演替格局的研究
作者姓名:王娟  达良俊  李艳艳  商侃侃
作者单位:1. 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上海,200062
2. 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上海,200062;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天童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浙江,宁波,31511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日本文部科学省(东京信息大学)学术前沿合作项目 
摘    要:以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校园内于1995年放弃管护的水杉林林下植被为研究对象,分别于自然恢复5,8和12年跟踪调查研究了林下植被的种类组成、物种多样性及主要物种的种群结构与高生长速率的动态变化.调查结果显示:(1) 在放弃管护后林下木本植物种类不断减少,物种多样性下降;(2) 林下木本植物多分布于0~1.5 m层和1.5~3 m层,其中拥有丰富种源的棕榈贡献率最高;(3) 种群基径级结构的总体发展趋势由间歇型转变为单峰型.其中棕榈有持续增加的趋势,而女贞和小叶女贞都处于衰退状态,林下植被恢复处于偏途演替阶段;(4) 适合生长于林下阴湿生境的棕榈、八角金盘和小叶女贞具有较快的高生长速率.研究结果表明生境、种源以及种子扩散方式为人工水杉林在放弃管护后林下植被自然恢复的主要限制因素.

关 键 词:林下植被  自然恢复  偏途演替  限制因素  林下植被  自然恢复  偏途演替  限制因素
收稿时间:2008-12-05
修稿时间:2009-01-05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