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河南荥阳薛村商代前期(公元前1500~1260年)埋藏古地震遗迹的发现及其意义
引用本文:夏正楷,张小虎,楚小龙,张俊娜.河南荥阳薛村商代前期(公元前1500~1260年)埋藏古地震遗迹的发现及其意义[J].科学通报,2009,54(12):1742-1748.
作者姓名:夏正楷  张小虎  楚小龙  张俊娜
作者单位:①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北京 100871; 
②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 郑州 4500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40571168)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编号: 2006BAK21B02)资助项目
摘    要: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建设, 2005~2006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荥阳市薛村附近的南水北调工地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在薛村遗址揭露出大量的古地震遗迹, 主要有地堑、地裂缝和古代文化遗迹的错位等. 根据古地震遗迹与文化层(或灰坑)之间的相互关系, 初步判断古地震发生在商代前期, 大致时间在二里岗下层晚期到二里岗上层之间, 进而通过灰坑中木炭的AMS14C测年, 确定这次古地震发生在(2910±35)~(3165±35) a BP (或(3160±35) a BP)之间, 亦即日历年龄1260~1520 BC(或1510 BC)之间. 薛村史前地震遗迹迹象清楚, 年代确凿, 填补了中原地区这一阶段古地震记录的空白. 这一发现不仅加深了对史前地震的了解, 拓宽了古地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而且也为正在建设中的南水北调工程, 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关 键 词:河南荥阳    薛村遗址    商代前期    古地震遗迹    南水北调
收稿时间:2008-05-23
修稿时间:2009-01-19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