刈割强度对晋北盐渍化草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欧俊 郝杰 王犇 任歆玥 米佳 董宽虎 |
| |
作者单位: | 1. 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黄土高原生态恢复山西省重点实验室;2. 江西省信丰中学;3. 山西农业大学草业学院;4. 山西亚高山草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5. 山西右玉黄土高原草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72452); |
| |
摘 要: | 刈割是农牧交错带主要的草地利用方式,为探究刈割对草地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土壤微生物高通量测序研究不同刈割强度下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刈割处理增加了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和优势度。在中度刈割强度下,土壤细菌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达到6.505;刈割能使Simpson指数增加13.89%~19.44%,在轻度刈割强度下土壤细菌的Simpson指数最高达到0.004 3。盐渍化草地的土壤细菌优势类群有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厚壁菌门(Firmicutes)。刈割显著降低了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并且在中度刈割强度下相对丰度值最低为21.09%;显著增加了放线菌门和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均在中度刈割强度下丰度最高,分别为25.95%和11.35%。土壤因子(硝态氮、全碳、碳氮比和水分)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刈割可能通过影响土壤全碳驱动土壤细菌中优势类群的改变,进而影响土壤细菌多样性。
|
关 键 词: | 刈割强度 农牧交错带 草地生态系统 土壤细菌群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