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深圳市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动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分析
作者姓名:王雪  于德永  郝蕊芳  乔建民  杜金燊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人与环境系统可持续性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100875,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人与环境系统可持续性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100875,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人与环境系统可持续性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100875,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人与环境系统可持续性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100875,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人与环境系统可持续性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100875,北京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571170),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2015-ZY-18)
摘    要:以深圳市为研究区,利用土地利用/覆盖分类数据、MODIS NDVI数据、气象数据,基于光能利用率(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CASA)模型对深圳市2000—2014年的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on,NPP)进行了估算,并分析了NPP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深圳市面积NPP为544.19~884.93g·m-2·a-1,总体以2.40g·m-2·a-1的趋势增加,空间分布格局呈西北低、东南高的特点,不同行政区的年均NPP存在明显差异;15a来深圳市NPP的变化呈现出南部增加北部减少的趋势,且增加区域面积是减少区域的1.4倍,其中城镇用地、林地呈增加趋势,耕地、果园、湿地、未利用地呈减少趋势;NPP对温度、降水、太阳辐射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光明新区、龙华新区、龙岗区等北部区域NPP与温度、降水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最大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92、0.95,南山区、福田区、罗湖区等南部区域是城市不透水层、水体高覆盖区,NPP与温度、降水的相关关系较弱.宝安区、南山区、龙华新区交界处的NPP与太阳辐射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最大偏相关系数为0.95,龙华新区南部、坪山新区北部等部分区域分布着大面积的城市不透水层,NPP值较低.深圳地区植被NPP动态是受温度、降水、太阳辐射等气候要素变化及城市化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 键 词:净初级生产力  CASA模型  深圳市  气候因子  城市化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