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遥感与GIS的天山北坡经济带2000-2015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
引用本文:孙智斌,高敏华,崔雪锋.基于遥感与GIS的天山北坡经济带2000-2015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54(3):397-404.
作者姓名:孙智斌  高敏华  崔雪锋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830000,新疆;新疆大学教育部绿洲生态重点实验室,830000,新疆;北京师范大学系统科学学院,100875,北京
基金项目: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绿洲生态重点实验室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505134)
摘    要:在遥感与GIS技术支持下,利用天山北坡经济带2000、2005、2010、2015年4期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从土地利用变化速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土地利用程度等方面,对天山北坡经济带2000-2015年的土地利用进行定量的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5年天山北坡经济带土地利用变化显著,地类变化主要发生在草地-耕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未利用地之间,耕地增加最为明显,15 a间增加了3682 km2,草地减少最为迅速,15 a间减少了2734 km2,这说明该研究区域存在过度放牧、毁草和开荒种田的现象;2)从土地利用动态度来看,2000-2015年该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速度不断加快,土地利用综合度为0.54%,其中城乡工矿居民用地的变化速度最大,年变化率达到3.63%,林地变化速度最慢,年变化率为-0.25%;3)从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来看,天山北坡经济带各研究时段的土地利用变化指数逐年增长,2010-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程度最高为2.52,表明该时期土地利用率最高,2005-2010年土地利用程度最低为0.94,表明该时期土地利用率最低,但从整个研究时期来看,天山北坡经济带各研究时段的土地利用变化程度均大于零,说明该区域土地利用综合水平在日益提高;4)根据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特点,草地-耕地、林地-耕地、未利用地-耕地的地类变化主要分布于自然条件相对优越的地理单元,具有沿河线状分布的特点,耕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未利用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具有点状分布的特征.

关 键 词:天山北坡经济带  转移矩阵  土地利用变化

Land use change in north slope economic zone of Tianshan Mountain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and GIS from 2000-2015
SUN Zhibin,GAO Minhua,CUI Xuefeng.Land use change in north slope economic zone of Tianshan Mountain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and GIS from 2000-2015[J].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2018,54(3):397-404.
Authors:SUN Zhibin  GAO Minhua  CUI Xuefeng
Institution:1 )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Xinjiang University ,830000 ,Urumqi ,Xinjiang ,China ; 2 )Key Laboratory of Oasis Ecology ,Ministry of Education ,Xinjiang University ,830000 ,Urumqi,Xinjiang ,China ; 3 ) School of Systems Science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100875 ,Beijing ,China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