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不完全隐性卷叶主基因以rl(t)的精细定位 |
| |
作者姓名: | 邵元健 潘存红 陈宗祥 左示敏 张亚芳 潘学彪 |
| |
作者单位: | [1]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省植物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扬州225009 [2]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南通226007 |
| |
基金项目: | 感谢顾兴友博士提供的卷叶亲本.感谢惠大丰博士为英文稿的修改.本工作受长三角两省一市联合科技攻关项目资助. |
| |
摘 要: | 利用奇妙香(QMX)为轮回亲本,与卷叶珍汕97B(JZB)杂交并回交的BC4F2和BC4F3两群体为研究材料,对卷叶性状进行了遗传分析,并对卷叶基因进行精细定位.遗传分析表明,卷叶性状主要受1对不完全隐性主基因的控制,命名为rl(t),并同时受到数量性状基因和或环境的影响.利用500个SSR标记和新开发的15个InDel标记,通过BSA法在卷叶DNA池和平展叶DNA池间筛选到8个多态性标记,并用MAPMAKER/EXP3.0构建遗传连锁图.基因定位方法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利用BC4F2分离群体将rl(t)初步定位于第2染色体长臂,位于标记InDel 112-RM3763之间,两标记之间的遗传距离为2.4cM,rl(t)距离InDel 112约1.0cM.为精细定位rl(t),从BC4F2代经标记选择得到1个中度卷叶植株,自交扩繁成855株个体的BC4F3代株系,另发展4个新的InDel标记.连锁分析表明,InDel 112.6和InDel 113位于标记InDel 112和RM3763之间.利用BC4F3株系中分离出的191个卷叶株和185个平展叶株,将rl(t)定位于InDel 112、6-InDel113之间,物理距离为137kb、对该区段进行了初步的侯选基因分析,推测rl(t)可能参与了microRNA(miRNA)系统对叶片发育的调控.
|
关 键 词: | 水稻(Oryza sativa L) 卷叶性状 主基因 InDel标记 精细定位 不完全 卷叶 SSR标记 |
收稿时间: | 2005-06-24 |
修稿时间: | 2005-06-242005-08-05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