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治疗干预对大鼠结核性脑膜炎蛛网膜颗粒结构的影响
作者姓名:张齐龙  况卫丰  袁小兰  叶琳  肖绍武  刘翼军
作者单位:江西省胸科医院神经内科, 江西, 南昌 330006;江西省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江西, 南昌 330006,江西省胸科医院神经内科, 江西, 南昌 330006;江西省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江西, 南昌 330006,江西省胸科医院神经内科, 江西, 南昌 330006;江西省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江西, 南昌 330006,江西省胸科医院神经内科, 江西, 南昌 330006;江西省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江西, 南昌 330006,江西省胸科医院神经内科, 江西, 南昌 330006;江西省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江西, 南昌 330006,江西省胸科医院神经内科, 江西, 南昌 330006;江西省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江西, 南昌 330006
基金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14BAB205060)
摘    要:目的观察药物治疗干预措施对结核性脑膜炎大鼠蛛网膜颗粒结构的影响,为研究结核性脑膜炎继发脑积水形成机制和药物干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大鼠结核性脑膜炎模型,分为A、B、C、D组(实验组),实验A、B、C组均给予异烟肼及利福平抗结核治疗,其中B、C组分别另外经小脑延髓池注射尿激酶(B)、乌司他丁(C),D组为非治疗干预组,E组为健康空白对照组。第3周,处死大鼠,之前经小脑延髓池注入亚甲蓝定位蛛网膜颗粒,使用TUNEL法观察5组大鼠蛛网膜颗粒细胞凋亡情况差异。结果 A、B、C组蛛网膜颗粒中偶见细胞凋亡,非治疗干预D组蛛网膜颗粒中凋亡细胞增多,对照组未见凋亡。结论大鼠结核性膜炎后存在广泛的蛛网膜下腔炎症反应过程,使蛛网膜颗粒出现过度的细胞凋亡,治疗干预可能减少蛛网膜颗粒细胞凋亡。

关 键 词:大鼠  结核性脑膜炎  蛛网膜颗粒  脑积水
收稿时间:2016-09-18
修稿时间:2016-10-21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