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重编程改写细胞命运:细胞的返老还童——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简介 |
| |
作者姓名: | 王昱凯 周琪 |
| |
作者单位: | 1.博士,2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 |
| |
摘 要: | 科学家们对细胞重编程的研究已经持续了数十年。所谓细胞重编程是指“已分化的特定细胞可以被重新编程为多功能的干细胞”。1962年,约翰·戈登(John Gurdon)在他的实验室里证明,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在蛙卵中可以被重编程,从而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证明了细胞的分化是可逆的。2006年,山中伸弥(Shinya Yamanaka)将戈登的这一成果推进了一大步,实现了细胞在体外的重编程,诱导出了具有多能性的细胞(即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iPS细胞),证明了细胞命运是有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某些基因的结果。与胚胎干细胞相比,iPS细胞的优势在于它避开了使用人体胚胎提取干细胞的伦理道德制约,使干细胞研究能被所有人接受。同时,由于这些细胞来自于病人自身,在临床应用时有希望避免免疫系统对外来组织的排斥。iPS技术的创立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
|
关 键 词: | 胚胎干细胞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细胞重编程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收稿时间: | 2012-11-20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自然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自然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