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翻译研究的主体间性看中国历史上的佛经翻译
引用本文:苗媛媛,苗丽丽.从翻译研究的主体间性看中国历史上的佛经翻译[J].科技信息,2008(9):450-451.
作者姓名:苗媛媛  苗丽丽
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河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摘    要:翻译的主体性与主体间性是翻译研究的热门话题和理论界关注的重点之一.否认译者是唯一的主体性要素,翻译主体研究是一个包括作者、译者和读者甚至还包括出版者、赞助人等在内的复杂群体主体系统.主体间性则主要从理论上解决了作者、译者与读者之间的主体间性关系以及各自主体性的表现,它不仅体现在译者主体与作者主体的关系上,而且体现在译者主体与读者主体的关系上.中国历史上东汉末年至隋唐的佛经翻译作者主要为印度佛经编纂者,译者包括两部分:从西方来中国的僧侣及西行求法求经的中国僧侣,读者则不仅包括当时以皇室为首的统治阶级,也包括作为被统治阶级的劳苦大众.本文将从翻译研究的主体间性出发,着重分析当时各翻译主体间的深层关系.

关 键 词:主体性  主体间性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