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稀有鮈鲫模型研究水环境中纳米银的毒理学效应 |
| |
作者姓名: | 周群芳 孙成 刘伟 江桂斌 |
| |
作者单位: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化学食品安全所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936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477153,21137002);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14040302);NSFC-UNEP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21461142001)资助 |
| |
摘 要: | ![]() 纳米银具有优越的抗菌性能,现已被很好地应用于食品工业、医疗卫生、水处理等多个行业中.然而纳米银的生物安全性也同时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本文采用小型实验鱼类——稀有鮈鲫,探讨了商品化纳米银在水处理推荐使用剂量范围内(1~20 mg/L)的水生毒理学效应.通过24 h急性毒性实验表明纳米银(LC50 12.79 mg/L)毒性效应远远低于银离子(LC50 22μg/L),尽管银离子与纳米银的生物富集效应并不明显,但它们同样可进入鱼体内,并引起相应靶器官的毒性作用,表现为鳃组织与肝脏表面显微结构的明显损伤效应.由此可见,水体中由于纳米银的应用而导致的潜在生态毒性风险不容忽视.
|
关 键 词: | 纳米银 稀有鮈鲫 毒理学效应 组织损伤 生物富集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