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系统科学   65篇
丛书文集   24篇
教育与普及   1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69篇
现状及发展   51篇
综合类   70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In a previous paper the author introduced a concept called qualifying function as a conceptual tool for modeling and design. The concept was incorporated into the modeling phase of soft systems methodology (SSM), with the purpose of addressing some of the criticism directed toward the methodology, such as its tendency to result in regulatory, rather than radical, agendas for change. It was argued that the concept had the potential to help people in a particular problem situation to view the situation from new and different perspectives and that it could enrich the conceptual models by giving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a direction.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apply the concept, embedded in SSM, to a case study involving two projects, focused on creating new work opportunities, to explore the practical applicability and usefulness of the concept, both in general and as a part of the modeling phase of SSM.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各种酸碱理论的基本观点,分析了酸碱理论中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主次方面的作用,以及酸碱理论中体现出来的矛盾的对立统一、矛盾的相互转化和相对性等哲学内涵.应用哲学中认识的基本规律、否定之否定原理、前进性和曲折性原理解析了酸碱理论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3.
肖巍 《大自然探索》1997,16(1):100-105
近代科学的兴起与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潮并非两条互不相干的线索,衔接它们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哲学。本文拟就这一哲学运动的时代背影,主要内容及其思想特征作出一番梳理和阐发。  相似文献   
4.
皮尔士对于科学的逻辑学有着集中思考,并将科学逻辑作为其全部哲学的基础。在他看来,科学不是知识的系统化;科学方法是惟一能最终获致自然真相的探究方法;作为科学人,我们必须以真诚而热情的态度对待科学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主义思潮不仅揭示了科学发展及其与哲学关系的种种矛盾,而且展示了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科学与哲学的新型关系。本文意在表明,这种关系的实质是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文化”对立的新形式,而且我们只有立足于这一点,才能真正理解“后现代科学”的实质,并对科学和哲学的发展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6.
走向信息技术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技术哲学是信息时代的技术哲学:它可以是一般技术哲学的具体化,从而是一种部门技术哲学;它也可以是已经兴起的计算机哲学、数字哲学、赛博哲学、逻辑机器哲学、网络哲学等等的概括;而更重要的,它还应该是技术哲学的新形态或当代形态。在走向信息技术哲学的过程中,我们会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尤其是技术观的转型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使得信息技术哲学正在为技术哲学展示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从自然农法看循环农业技术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农业是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阶段,循环农业的技术体系是生态化的技术体系,自然农法是生态化农业技术体系的理论基础。自然农法的思想体系以生态整体观、人与自然和谐观和物质循环观为基础,对建构循环农业技术体系,具有深远的现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8.
环境正义:环境伦理的回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环境伦理是实践哲学的一部分。进入20世纪90年代,环境伦理由于缺乏对现实的关注而陷入了某种发展困境。与此同时,作为对传统的环境保护运动的补充和社会正义这一永恒主题在环境领域的延伸的环境正义运动及其相关理论的发展,不但在西方发达国家内部,而且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响应。环境正义实际上是对传统民法原则的讨论和校正,其所代表的从现实的角度看待环境问题的倾向,也是环境伦理谋求自身发展的回归。  相似文献   
9.
对"自然哲学"事业的共同认知,构成了19世纪之前西方学术群体从事与自然有关的研究和讨论的基础。在英国从中世纪向现代过渡的进程中,自然哲学的研究方法同样经历了一场近代转型。17世纪英国学术共同体在对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代权威的质疑中,逐步确立新的实验哲学的坚实基础,自然哲学家不再局限于不考虑现实状况的纯粹思辨,开始通过实验方法对现实世界中真实存在的现象及背后的规律展开观察和解释。伦敦皇家学会的诞生,正是这种转型过程影响力的有力证明,也是其在数十年发展之后水到渠成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The reductionist/holist debate is highly polarised. I propose an intermediate position of pragmatic holism. It derives from two claims: firstly, that irrespective of whether all natural systems are theoretically reducible, for many systems it is utterly impractical to attempt such a reduction, and secondly, that regardless of whether irreducible 'wholes exist, it is vain to try and prove this. This position illuminates the debate along new pragmatic lines by refocussing attention on the underlying heuristics of learning about the natural worl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