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29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11篇 |
教育与普及 | 4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9篇 |
综合类 | 500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3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27篇 |
2013年 | 21篇 |
2012年 | 38篇 |
2011年 | 41篇 |
2010年 | 49篇 |
2009年 | 39篇 |
2008年 | 57篇 |
2007年 | 45篇 |
2006年 | 40篇 |
2005年 | 28篇 |
2004年 | 37篇 |
2003年 | 24篇 |
2002年 | 18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7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阳能PV系统从国防军用到民用、从离网系统到并网系统已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效率不断提高,技术日益完善,发电成本逐年下降。随着科技和时代的发展,大规模利用PV技术进行太阳能发电已经蓬勃兴起,而大量分散型PV电源的入网又需要发展微网系统、智能电网系统和全球PV供电系统。 相似文献
3.
《淮南子·天文训》提出“太昭”说,迄今已越两千年,却一直未获破译。甚至还遭到过清代王引之的武断误校,以致在中国哲学史界和中国科学史界留下错误影响。该文通过考证,追溯了“太昭”说的思想渊源;揭示了“太昭”和“虚”的概念内涵;统一了《淮南子·天文训》宇宙起源模式的两种陈述;对王引之的系列错误论点给予全面否定;并认为,“太昭”说是宇宙起源于光气(发光的气)学说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4.
中国直杆火箭系统研究李崇州(青岛十中,青岛,266011)(二)《船只火器国说》中第二代直杆火箭系统的科学成就、实用情况及地位前文已经说过,(船只火器图说》后半部分的内容为中国第二代直杆火箭系统,包括五种不同类型的直杆火箭及其发射装置、发射剂与爆破剂... 相似文献
5.
该文讨论了汪莱《衡斋算学》有关球面三角的内容,指出其主要贡献系下列两点。基一,次形通法和垂弧通法的建立。其二,球面三角形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的讨论。汪莱的工作说明,18世纪末期中国已经具备球面三角的系统知识。 相似文献
6.
关于简仪的地盘和圆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论证了元郭敬简仪,其下有“地盘”标24个方位,外有圆室,并讨论了圆室的两种可能形式和圆室对观测是否有妨碍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对天地相对尺度的认识上,中国古人传统上认为地的大小可以与天相比拟.但东汉王充通过对在不同地点观察太阳出没时的大小及北极星方位的变化情况的分析,却明确提出了"地小居狭"的主张.王充的论证方法与托勒密是相通的,而思想根源则与其重视量的概念的思想方法有关,但他的观点长期被人们所忽略,未能对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衡候风地动仪功能测试和感震原理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前半部探讨了张衡地动仪功能测试的背景,并分析了历来主要各家对张衡地动仪的评述。后半部分,对张衡地动仪的感震原理进行研究。提出了对地面层P、S、R三类地震波循序演变的新认识。此外,还评述了我国近60年某些复原张衡地动仪的论文。从而肯定了张衡作为世界地震仪的最早发明者的崇高地位。又指出:某些人不吃透张衡地动仪设计思路,贸然提出任意增添部件的设想,却以“复原张衡地动仪”为名,发表论文,有损张衡声誉。 相似文献
9.
《缀术》中的“刍甍,方亭之问”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缉古算经》的写作目的及其具体内容的基础上,对《缀术》中的“刍甍,方亭之问”和“方邑进行之术”作了探讨,认为:前者是已知刍甍,方亭的体积及其边,高的差,求边和高的问题,因此《缀术》中有三次方程的内容,后者是解勾股形问题,类似于《缉古算经》最后6问,由此又对祖冲之的“开差幂”和“开差立”算法提出质疑,认为它们与“方邑进行之术”和“刍甍,方亭之问”无关。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