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8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1.
2.
目的:优化筛选茶树菇粗多糖水提醇沉工艺。方法:以茶树菇多糖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对提取工艺中水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三个因素进行优化研究;再对醇沉的工艺中醇沉液的乙醇浓度三个因素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茶树菇粗多糖提取以加水量10倍、提取时间2小时,提取次数3次为最优化工艺;醇沉液的乙醇浓度为85%时醇沉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用栎金钱菌、茶树菇、云芝、松茸和灵芝等5种食药用真菌复合活性提取物灌胃衰老模型小鼠, 观察其对小鼠SOD、脂褐素、脾指数和脑指数的影响,探讨其抗衰老作用.结果表明:800 mg/(kg·d)的5种食药用真菌复合活性提取物能使雄性小鼠血清SOD活性提高78.87%, 肝脂褐素含量减少21.56%,脾指数增加33.33%,脑指数增加21.43%. 这说明5种食药用真菌复合活性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4.
食用菌子实体和菌丝体多糖抗氧化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Fenton 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DPPH(1,1-二苯基-2-苦基肼)还原法对平菇、金针菇、真姬菇和茶树菇的子实体和菌丝体多糖的抗氧化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平菇、金针菇、真姬菇和茶树菇子实体多糖质量分数分别为7.12 %,9.24 %,8.96 %和7.68 %,菌丝体多糖质量分数分别为8.32 %,11.33 %,10.54 %和9.75 %。平菇、真姬菇、金针菇、茶树菇子实体多糖和菌丝体多糖清除羟自由基(·OH)的能力大小顺序为:茶树菇>金针菇>真姬菇>平菇;清除超氧阴离子(O2-·)的能力大小顺序为:茶树菇>真姬菇>金针菇>平菇;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大小顺序为:茶树菇>真姬菇>金针菇>平菇。 结果表明,实验的4种食用菌子实体和菌丝体多糖均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性能,且随着多糖质量浓度的增大其抗氧化活性逐渐增强,茶树菇多糖抗氧化性最强,菌丝体多糖的抗氧化性优于子实体多糖。  相似文献   
5.
茶树菇粗多糖体内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讨茶树菇子实体粗多糖体内抗氧化活性,分别用酸、碱、水三种不同方法提取的茶树菇粗多糖对小鼠灌胃给药(2000 mg/kg).测定小鼠血清中SOD活力及肝组织中MDA的含量,结果表明:三种方法提取的多糖均能显著提高小鼠血清中SOD的活力,并使肝组织中的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  相似文献   
6.
茶薪菇发展前景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薪菇俗称"茶菇"、"油茶菇"、"茶树菇",色泽较深,菌柄长而脆,鲜食十分爽口,自然生长于油茶树上,有突出的香味.经过干制的茶薪菇,散发的香味远在香菇之上.  相似文献   
7.
茶树菇液体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摇瓶实验将茶树菇菌丝体进行液体培养,选出了该菌株最佳工业发酵培养基C,并以单因子实验的形式,经10L发酵罐实验,确定了该菌株的最适工业发酵条件。温度在25℃,pH5.6,转速150r/min,通气量5L/min时,菌丝生长最旺,功丝干重2.5g/100mL,粗多糖含量为1.6g/100mL。  相似文献   
8.
褐腐病 发生于含水量多的菌袋上,在气温20℃时发病增多。受害的子实体停止生长,菌盖、菌柄的组织和菌褶均变为褐色,最后腐烂发臭。病菌主要是通过被污染的水或接触病菇的手、工具等传播,侵入子实体组织的细胞间隙中繁殖,引起发病。  相似文献   
9.
通过培养、解剖及显微观测,研究了茶树菇(Agrocybe cylindracea)L1菌株生物学特征.结果表明,茶树菇L1菌株,子实体粗壮,肉厚,株平均质量达28.77 g,其结构为单型菌丝系统,是一株优良菌株.菌体不同部位的菌丝以及营养菌丝均无色透明,具分枝,有横隔和锁状联合,但各类型菌丝直径及排列方式有明显区别.菌柄菌丝直径最大,基内菌丝直径最小,菌柄菌丝及菌髓菌丝平行排列,菌幕菌丝相互无序交织.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HPLC对茶树菇中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作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茶树菇中氨基酸总含量为158.4g/kg,其中非必需氨基酸10种,含量为91.5g-/kg,占整个测试组分的57.77%,必需氨基酸7种,含量为66.90g/kg,占整个测试组分的42.23%。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