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2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备受各界关注的山东联通员工被山东移动员工殴打至伤系列事件终于取得了初步的进展。9月3日,山东省胶州市人民法院下达刑事判决书,认定山东移动公司员工  相似文献   
2.
司法解释构成嫖宿幼女罪必须要具备明知要件,这种解释违背了立法本意,不利于实际司法操作,不利于对此种犯罪行为的打击.  相似文献   
3.
当行为人的诈骗行为触犯数个诈骗罪名时,该如何定罪处理,司法实践中存在较大争议.由于连续诈骗行为触犯数个罪名的,既非牵连犯,也非连续犯,而是典型的数罪,应当按照数罪并罚的原则对行为人定罪量刑.  相似文献   
4.
“非法持有毒品罪”是在刑法典颁布10余年以后,首次出现在单行刑法之中。这一重要罪名被立法所确认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打击毒品犯罪的形势需要、履行国际法中关于禁绝毒品的国际义务的需求、打击毒品犯罪的刑事司法实践的需要和世界各国的立法实践对我国毒品犯罪立法的影响等是“非法持有毒品罪”得以出台的主要立法背景。1997年新《刑法》的颁布实施,使我国“非法持有毒品罪”立法得到了完善。  相似文献   
5.
贩卖毒品罪的界定是刑事司法中的难题。从毒品概念的内涵看,毒品是指容易造成滥用的麻醉品和精神药物,精神依赖性、毒害性和被管制性是其基本性质。从贩卖毒品的行为看,有多种具体方式,应以毒品实际上转移给卖方为犯罪既遂,对以贩养吸者已服食的毒品不宜定非法持有毒品罪,剩余毒品则应视其去向确定罪名。  相似文献   
6.
死刑又称生命刑、极刑,是刑罚方法中最严厉的一种:自刑罚产生以来,死刑就以其程度的严厉性、影响的广泛性以及社会的强制性而居于重要地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它处于各刑罚的核心地位。本文主要从死刑的历史发展、死刑的立法、适用问题、死刑的限制等出发,分析死刑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并基于此对死刑的存置与废止以及发展趋势作了一定的阐述,同时也提出一些理论上的见解和实践中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现行刑法规定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之后,理论及实践中对该罪的主客观要件等基本问题的争议甚多,对该罪的罪名、罪状、法定型的修订建议更是歧见迭出.文章首先根据现行立法对该罪的基本构成的相关要件进行了全面阐述,探讨了该罪在立法领域的缺陷,建议将本罪罪名更改为"故意不移交刑事案件罪",在基本构成要件中取消"徇私舞弊"和"情节严重"的规定,在规定基本法定型的基础上,规定升格法定型并明确其构成条件,总体上提高本罪之法定型.  相似文献   
8.
《办理寻衅滋事案件解释》第1条第2款的"除外责任条款",在其内容上不限于不承担刑事责任,它当然也包含着正常承担刑事责任的意义。第1条第3款是从不构成寻衅滋事罪的范围中加以排除,它是确定有罪的适用范围。"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与"追逐、拦截、辱骂他人,情节恶劣的",其中均有"情节恶劣"作为构成要件。笫4条规定的"情节严重"的第一项内容"数额量化标准"并不太妥当。"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判断原则比较模糊、抽象,而在司法解释中也未有"量化式判断",因而使司法实践中的具体操作适用难免会有困惑。"纠集他人"肯定应是多人,而不能是指一人的情形。  相似文献   
9.
工程作为人的存在方式,具有历史生成性。尽管工程的发生与发展不仅创造、呈现和积淀着人类古往今来的物质和精神文明,而且确证、提升着人之为人的类本性,但由于人的理性、能力和人自身的有限性以及工程活动的复杂性,就使得人为的、人工开物的工程具有非完善性,无论对自然还是对人类自身都具有潜在的风险性或现实的威胁性,甚至以异化的形式奴役人。所以,工程既有功也有过,人类因工程之罪而遭到自然的报复和惩罚,以至于引发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和生存危机。这就警醒我们必须反思征服、宰制自然的工程实践,在肯定工程之是的同时,正视、检讨工程之非,进而优化工程观,并在现实中以赎罪之感合理地规范工程行动,自觉地建构无为、善为的工程,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解。  相似文献   
10.
刘娟 《科技信息》2012,(19):257-258
评论界往往把是爱伦.坡的著名短篇《威廉.威尔逊》的同名主人公当作超我的牺牲者,但这无法回答威廉.威尔逊犯了什么"不可饶恕的罪";本文将运用拉康"取消赎回权"的观点探讨威廉.威尔逊神秘的"不可饶恕的的罪"的本质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