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4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苏州瑞红电子化学品有限公司:集成电路用正性光刻胶 由苏州电子材料厂与日本瑞翁和日本丸红公司合资成立的苏州瑞红电子化学品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出集成电路用正性光刻胶产品,并迅速形成产业.瑞红公司生产的集成电路用正性光刻胶,具有超高感度、高粘附性以及工艺宽容度大等显著特点,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还抑制了国外进口材料价格上升的趋势.目前,瑞红公司已成为我国微电子化学材料最大规模的专业生产企业,也是国内惟一能同时生产集成电路用光刻胶、液晶显示用光刻胶两种重点产品的企业,并占据了这两种产品50%以上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2.
教学实践表明,地理课堂教学的空白艺术有利于教学改革,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浅述了这一教学艺术的设置种类和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不管我们对我国诺贝尔科学奖的空白找出多少种理由自我排遣,大家还是不得不承认:现在的中国在这些科学领域里,与世界先进水平确实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诺奖空白让国人清醒地认识到,没有这个智力竞赛场上的突破,中华儿女在奥运会上奖牌的强国“成色”,就依然显得不足,而所谓世界大  相似文献   
4.
9月6日,一条从荷兰引进、年生产3.6万吨的马铃薯粗淀粉提纯生产线在陇西建成,并于月底投产。同时,中荷合资甘肃凯龙淀粉有限公司宣告开业。这是陇西“洋芋大王”何清吉的又一得意之笔。它填补了我国马铃薯粗淀粉加工提炼领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5.
民国程善之的《残水浒》作为水浒续作,充分发掘了《水浒传》中众多情节和人物描写方面的空白,像扈三娘的失语、众军官的出路、石碣的来历等,并将自己对国事的关注和因果思想纳入其间,还将现代的女性节义观借程小姐之口进行了阐发。尽管《残水浒》存在诸多缺陷,但作为善读水浒之作,对于水浒的接受则增益不少。  相似文献   
6.
石玫玫 《科技信息》2009,(30):I0115-I0116
作为西方情诗的经典之作,《一朵红红的玫瑰》展现了极高的艺术成就,历经千年久经传唱。本文试图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入手,分析整首诗的交互式审美效果成因。它从形式韵律、意象和场景设置层面上分别实现了读者的文本、审美和意蕴期待,不仅在信息量和内容上符合审美期待,引起共鸣,且在过程中创造了体验空白,形成了空白与色彩间的张力和对比,迫使读者重新建构、调整审美心理,从而在阅读过程中为各个阅读主体创造"第二文本",使得这首诗歌具备了无限诠释的可能和永恒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7.
赵惠 《科技资讯》2009,(5):235-235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口译活动与日俱增。口译研完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兴趣。本文对口译的外部表征,即口译实战中的欠规范表达进行了分类研究,并分析了其可接受性。这些可接受的欠规范表达在口译中因即时性和文化空白等因素导致的英汉或汉英的零对应中,起到了很大的补救作用。  相似文献   
8.
省内资讯     
《今日科技》2009,(1):15-16
科技企业研发新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农民持“绿色证书”上岗,电动童车标准成为行业方向标,开展科技三下乡活动  相似文献   
9.
省内资讯     
《今日科技》2009,(2):19-20
龙湾区华夏阀门公司起草修订产品国家标准获批准,海宁市土壤快速测试仪器省内50多个市县应用,舟山市研发沿海新型高速三水翼船填补国内空白,南湖区嘉兴首个中韩国际技术合作项目正式签约,庆元县农民自办“家庭农科所”,遂昌县开展“订单”式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桐乡市风能产业链具雏形。  相似文献   
10.
从世界第一台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到世界第一台紧凑型加速器,两项世界原创,三项填补国内空白。不为人知的重大工程背后,倾注了一位92岁老人一生的心血。2012年2月14日,我国著名加速器物理及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家麟获得了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本刊记者对他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