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9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陕西克山病的构造环境机理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前人克山病研究成果的分析,说明克山病的病因尚无定论,指出前人对克山病的归属和致病机制及影响因子等存在许多疑团。在此基础上,以陕西病区为研究对象,提出应从地质构造角度探讨构造环境和克山病的内在联系,从构造背景、采样化验、因子相关性分析出发,并结合地球重力和磁力场异常测试以及地球化学同位素实验对照分析,构建出陕西克山病和构造环境的耦合关系模式,为克山病的根治指明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对西北五省13个抽样点的896例偏头痛患者的遗传学危险因素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3.
"食管癌、胃癌、肝癌氮循环"病因假说的检验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寻找食管癌、胃癌、肝癌病因.方法:假说及实验检验.结果:"氯循环假说"指出:一定气候类型土壤包气带中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及农肥、污水中的胺和酰胺是长期以来被忽略了的两类N-亚硝基化合物前体物重要污染源.前体物污染河流通过饮用水进入人体,合成亚硝胺,特别是亚硝酰胺,是引起食管癌、胃癌、肝癌的重要原因.气候、农肥污水、前体物降解时间、河流、地质地貌这5个重大环境因素,尤其是河流对食管癌高发区同心圆的形成影响巨大,假说包含10个新概念和6组定量公式.圆满地解释了食管癌流行病学特征.用农肥水加亚硝酸钠在世界上首次成功诱发出鸡的咽、食管、胃、肝癌并检测出致癌的二甲基亚硝胺、甲基亚硝基脲.林州市实验改水食管癌两率下降一半.结论:氮循环病因假说成立.  相似文献   
4.
5.
6.
应用文献资料法,对运动性猝死的流行病学和病因学特征进行了探讨和分析。运动性猝死发生率虽低,但发展迅速,其发生与运动项目、运动强度之间没有明显关系,多发在30-60岁,男性多于女性。运动性猝死大多为心源性猝死和脑性猝死,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运动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对运动性猝死发生的可能机制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采用综合配套的实验研究方法,对广西某肝癌高发区饮用塘水的基因毒性和致癌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发现;饮用塘水对真核细胞有明显的诱变性,阳检率为93.3%;从幼年开始饮用塘水的儿童和成年男性居民,其周血淋巴细胞的遗传毒理学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显示塘水对人体细胞有遗传毒性作用;塘水浓缩物对人和大鼠原代肝细胞非程序DNA合成试验均呈阳性反应,且有剂量-效应关系;塘水浓缩物有明显诱发大鼠肝癌前病变的作用,并在长期诱癌试验中显示出与黄曲霉毒素B1协同诱发大鼠肝癌的作用。研究结果揭示和论证了饮用塘水在肝癌病因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前全世界癌症患者约有1400万人,每年新发病例约700万人,每年因癌症死亡约500万人。世界卫生组织估计,1995年全世界癌症死亡数已达660万人。我国每年有170万人新患癌症。每年因癌而死亡约130万人。在1957年,癌症是我国第七位死亡原因,到1990年,癌已是第一位死因。 引起癌症的病因,主要是一些微生物和一些化学致癌物质,大约三分之一癌症与饮食有关。最新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动态心电图中长R-R间期(房颤除外)进行临床分析,并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1年6月间2 500例动态心电图中65例R-R间期延长者(且R-R间期均﹥2.0 s为标准),统计导致长间歇的各类病因和心电图改变。结果:长R-R间期的总发生率为2.60%(65/2 500),50岁以上者占92.30%(60/65)。病因以冠心病、高血压多见。导致长间歇的心电图改变从高到低依次为窦性停搏43.08%(28/65),房性早搏未下传20.00%(13/65),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18.46%(12/65),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10.77%(7/65),二度窦房传导阻滞3.08%(2/65),房速后代偿3.08%(2/65),三度房室传导阻滞1.54%(1/65)。结论: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是长R-R间期检测的既有效又安全的方法。认识导致长R-R间期发病的病因,以及了解引起各类心电图改变的原因,对临床工作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尽管历经数十载的研究。尽管我们对于Ⅰ型和Ⅱ型糖尿病的了解不断加深,但关于这两种疾病的病理学和病因学研究仍存在很多疑问。我们至今仍未获得明确的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