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1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99篇
教育与普及   48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11篇
综合类   189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55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194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影响端面顶板稳定性的多个因素进行了正交试验分析,将顶板冒落高度作为判断指标,得到了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裂隙发育程度风化岩体强度推进速度端面距=支架初撑力采高.然后,假设端面顶板冒落高度与各影响因素线性相关,采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对各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与顶板冒落高度的线性关系成立,且得到了各因素的回归方程.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预防端面顶板冒落的具体措施,为控制端面顶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3.
以8025回采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对采面顶板破碎原因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注浆加固技术措施,确保采面顶板稳定。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注浆加固后顶板破碎岩层的承载能力、整体稳定性显著提升,有效缓解了回采巷道顶板冒落、围岩变形量大、煤壁片帮、顶板管理困难等难题,为回采工作面的安全回采创造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厚层坚硬顶板的典型地质特征和理论分析结果,确定了垂向爆破弱化高度和循环爆破步距。通过顶板爆破弱化方案设计,将切眼拉槽爆破与两巷超前深孔爆破弱化技术有机结合,设计了炮孔布置方式、钻孔参数、钻具、装药量及工器具等,形成了厚层坚硬顶板爆破弱化控制成套技术,并通过现场观测,证实了该技术的合理性。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对类似地质条件下工作面坚硬顶板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6.
针对装配式地铁车站结构,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车站顶板与侧墙连接节点.该节点通过车站侧墙顶部伸出的竖向U形钢筋与预制顶板两端伸出的水平U形钢筋搭接连接,从而实现侧墙与顶板间的内力传递.结合实际工程,设计制作了3个U形筋搭接构造形式各不相同的装配式足尺节点试件.通过拟静力试验,研究了节点试件的破坏形态、滞回性能、承载能力、变形性能以及耗能能力.结果表明,装配式节点试件的破坏形态包括U形筋弯弧内侧混凝土的局部受压破坏和侧墙剪切破坏.节点试件的位移延性系数为2.7-3.4,试件顶板端部的极限转角为1/22~1/27.增加节点中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可以有效确保U形筋搭接连接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工作面回采后采动顶板稳定性的问题,通过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8种不同岩性组合条件下顶板采动效应模型,研究不同组合条件下采动顶板的应力和位移分布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顶板全为硬岩时顶板垂直集中应力最大,全为软岩时最小;顶板的剪应力集中区主要位于上覆岩层的硬岩中,剪应力最大组合顶板类型为软-硬-软-硬组合;在不同岩性组合顶板条件下,顶板为软岩时其变形量远大于顶板为硬岩及软硬岩结合时的变形量;相同顶板条件下随着距离的加大,顶板垂直位移量呈现降低趋势。研究结果可为工作面布置方式和顶板支护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布尔台矿煤层瓦斯局部超限问题,通过对煤层瓦斯抽采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分析,在对回风隅角煤层瓦斯浓度分布取样和测定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煤层瓦斯防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煤层气排采产气通道适度携煤粉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在煤储层中实际地层液混合流体中煤粉含量和煤粉颗粒群的悬浮分级,建立煤粉颗粒在产气通道内悬浮运移模型,给出煤粉悬浮排出的条件;打破以往以防煤粉为主的思想,基于液流携带建立煤层气排采产气通道内的适度携煤粉方法,基于液固两相流理论建立液流携带煤粉运移模型,并分析地层液参数和煤粉颗粒参数对适度携煤粉的影响。结果表明:煤粉颗粒粒径越小,地层液流速越大、黏度越大,煤粉在产气通道截面上分布越均匀,其悬浮排出能力越强,煤粉较易被地层液携带排出;煤层气井排采各个阶段(单相水流阶段、气水两相流阶段和单相气体流动阶段)地层液中气液固三相混合的比例不同导致地层液的黏度不同,造成排采过程中地层液携带煤粉的能力随着产气量的变化而变化。合理控制地层液的参数有利于煤粉适度排出,疏通产气通道增加其渗流能力,提高煤层气井产气量。  相似文献   
10.
低透气性原煤瓦斯渗流各向异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低透气性煤层中瓦斯渗流的各向异性,以同一煤岩平行层理方向和垂直层理方向制取煤样,利用自主研制的试验装置进行含瓦斯煤三轴伺服渗流试验。结果发现平行层理煤样的渗透率远大于垂直层理煤样。在峰值破坏前,平行层理煤样随着轴压增加,渗透率在应力屈服点达到最小值,垂直层理煤样在弹性阶段初始时达到最小值;峰值破坏后,两个方向煤样的渗透率均呈非线性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