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5篇
系统科学   53篇
丛书文集   16篇
教育与普及   2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52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明确和固定不同方向、不同性质车辆的行驶路权,在城市道路设置分隔栏,是当前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常用的方法。实践表明,分隔栏对道路有序、安全起到一定作用,但是会导致道路侧向净空减少,对驾驶员心理造成影响,进而影响车辆的行驶速度,道路通行能力反而下降。文章运用道路侧向净空与车速的数学关系模型,从理论上对不同类型城市道路设置分隔栏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对车速实地调查和实例分析,对比分析分隔栏对车速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道路安装分隔护栏时,要综合考虑道路的宽度、限速值及车型,谨防适得其反的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2.
基于演化博弈理论,综合违法过街时间收益、安全风险、经济处罚和管理成本,分析了过街行人、管理部门的得益,分别构建了行人过街决策演化博弈模型和过街行人与管理部门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在过街行人群体内的博弈中,按人群到达顺序的不同区分为两个群体,先到的群体在违法过街和守法等候两种决策中选择,后来的群体在跟随与不跟随中选择,分析这两个群体的收益与风险从而建立博弈矩阵,并分析在各种情形下所达到的博弈平衡,揭示了行人过街的机理。在行人与管理者的博弈中,在警力资源有限、考虑管理成本的情况下,得出了双方的博弈收益矩阵,并揭示了各种处罚措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李睿  陈坚  赵翰林  陈琦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27):11359-11364
为解决出行者对社交网络交通信息的使用意向缺少定量描述方法的问题,在技术接受模型的基础上,以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风险性、使用意向等7个潜变量描述出行者的心理感受,构建社交网络交通信息使用意向分析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定量分析潜变量对使用意向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效应。最后将模型应用于重庆市出行者实例分析中,结果表明:感知风险性(-0.41)对使用意向具有负向影响,其余变量对使用意向均为正向影响,其中感知易用性(0.48)、感知有用性(0.46)对使用意向的影响总效应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刘喜敏  徐宁  卢守峰 《山东科学》2020,33(6):96-102
将启发式决策、空间认知以及社区识别理论结合,描述出行者的路径选择与路网结构的关系。采用基于模块增益的社区结构算法解构路网结构,描述人们的认知过程,建立相应的路径选择算法。以长沙市中心城区路网为例,利用建立的路径选择方法,分别用静态路阻(距离)、动态路阻(速度)对路网进行解构,计算路径选择集;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和出租车GPS数据对实际的路径选择轨迹进行提取,并将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际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采用静态路阻的一致率为85%,采用动态路阻的一致率为73%。结果表明建立的集成空间认知和模块增益的路径选择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人们的路径选择过程,对于静态路阻的路径选择描述具有更高的准确性。研究成果对于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5G技术具有高速率、低延时、大容量的强大优势,"5G+智慧城市"的发展模式在我国推行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文章选取智慧城市的交通系统为切入点,分析构想了5G技术在地面交通系统、轨道交通系统、交通辅助系统三个方面的潜在应用,为智慧城市的交通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契合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6.
韩直  张杰  韩嵩乔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16):6640-6643
道路交通是时空问题,交通流在时间与空间上应具有相关性,为指导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使城市道路交通流管控时间与管控区域长度精确化。从交通流参数、道路长度、交通运行时间之间的关系、时间占有率与空间占有率的定义出发,定义累计时间占有率与累计空间占有率,得出交通流在时间与空间上的等效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道路交通流时空关系模型,并将该模型用于计算管控时长与管控区域长度,通过实例验证,得出其可精确计算管控时长与管控区域长度,避免了管控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7.
文章研究了公交场站选址和线网设计组合优化问题,建立以站间直达为关键约束的线网优化模型并给出求解算法。在所构建的公交网络中,利用改进的K最短路算法和相应的路径筛选条件获得从节点出发的K最短路径树,找出符合条件的单个K最短路径树作为初始解;通过不同节点的K最短路径树的叠加、删除、替代的优化过程,获得最优的K最短路径树组合,得到最优的公交线路集、场站位置。算例结果表明:公交网络规模越大,所需场站越多;K值越大,所需场站越少;不同场站可相互配合进行布局,实现公交线网性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伴随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而出现的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尽管多年来城市管理者和交通问题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若干治理对策,但多数对策主要是以"限行"为主,这不仅没有彻底解决问题,反而带来了新的社会矛盾。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加上城市交通卡口建设的增多,利用大数据技术来解决交通拥堵已成为可能。通过清洗和梳理贵阳市多个交通卡口的实时通行数据后,借助R语言构建路况识别模型和拥堵预测模型。结果用于分析道路交通状态和预测道路可能的拥堵情况,为有效的组织车辆通行、引导车辆分流提供科学的支撑。  相似文献   
9.
智慧城市建设已经走过了五年的历程,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切切实实的好处,如,我们打开智能手机上安装的交通App,就可以知道城市交通状况,不仅能知道自己所处城市的交通状况,还能知道其他城市的交通状况。但是,智慧城市如何在继续前行的道路上走得更好、走的更远,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对此,工信部副部长杨学山提出了六大关键词:实干、实用、实效;创新、改革、转型。在实践中,要注重实干、实用、实效杨学山副部长从实践的角度,  相似文献   
10.
赵凤 《安徽科技》2014,(3):39-41
正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全国很多城市交通拥堵、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合肥市近年来虽然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机动车辆激增,依然存在很多难题。特别是老城区由于路窄和缺乏停车位,交通压力更大。每逢上下班时间,几乎所有道路都拥堵不堪,给市民出行带来极大不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