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27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4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河南神火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焦电厂环境综合治理[1]之铸造型焦生产余热回收综合利用,着重阐述了采集炼焦炉废气通过改造过的20吨余热锅炉进行余热回收,并用于余热供暖和余热发电项目。余热的回收与利用既满足了环境的综合治理,也实现了废旧资源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梯形水平折梁(0≤α<∏2)和矩形水平折架(α=∏2)用最小余能原理进行了内力分析,并导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可在工程结构设计中采用  相似文献   
3.
王学媛  雷延宙 《河南科学》1994,12(2):129-133
本文通过对间接式燃气热水采暖器不同工况的实验研究,得出燃气耗量和水流量对设备的热效率的影响。从而说明适当地控制热负荷的大小可以充分利用设备、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4.
分析热管的特性与发展前景,探讨热管在余热回收和采暖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新型吸附式冷管的最低制冷温度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余热固体吸附式制冷管.该种制冷管无节流装置、无运动部件、结构简单、强度较高,且每根管子自成一个完整独立的制冷系统,所以其密封性好、使用方便;研究了在吸附剂量不变的情况下,制冷剂(吸附质)充注量对制冷管性能的影响。由于该种制冷管的性能跟外部环境参数具有较强的耦合性,本文就热源温度、环境温度、风速和环境空气湿度等参数对其最低制冷温度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采用的工质对为13X沸石分子筛-水.  相似文献   
6.
从控制流程角度建立了一个适当简化的联合循环电站系统模型,目的在于为电力系统的实时仿真提供一个重要的组成模块。将该模型与电力网络结合,采用专业软件进行模拟,以研究整个电力系统的动态特性,为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供理论依据。设计了一个P ID控制器,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能。将该模型加入到一个虚拟的两区域电力系统中,采用专业软件N etom ac进行仿真,运行结果证明该模型可以用于实时仿真实验,并且验证了P ID控制器有助于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硫酸生产中余热回收与节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硫酸生产中余热回收利用及节能措施是衡量硫酸生产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余热回收利用的好,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介绍了硫酸生产过程中合理回收利用余热的方法及节能降耗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针对分布式能源系统中内燃机负荷变化较大、传统的有机朗肯循环(ORC)工质优选未能关注变工况性能的问题,开展了基于变工况特性的ORC工质优选研究。首先,基于MATLAB平台构建了基于变工况特性的工质优选模型,涉及系统设计参数获取、变工况仿真和热经济性分析3个层面,具有较高的模型精度。然后,基于该模型,针对8种典型实用性工质,分析了变工况循环性能及典型全日电负荷下的热经济性能。研究表明:水在高负荷工况时的净输出功率较多,适合运行在高负荷工况条件下,而甲苯在低负荷工况时展现出较大的性能优势,适合运行在低负荷工况条件下;在考虑实际运行情况下,水的发电成本和折旧回收期为0.131美元·(kW·h)~(-1)和8.08a,而甲苯的分别为0.127美元·(kW·h)~(-1)和6.75a。这些规律进一步表明,水适用于电负荷稳定的建筑类型,而甲苯适用于电负荷瞬变的建筑类型。  相似文献   
9.
孙恩慧  郑雅文  王鸽  徐进良 《科学通报》2019,64(2):中插13,234-244
煤在我国处于基础能源地位,发展变革性燃煤发电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与超临界水蒸气朗肯循环相比,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布雷顿循环具有效率高及系统紧凑等优点,是未来动力循环的发展方向,但S-CO_2燃煤发电面临循环构建、锅炉压降及烟气余热吸收等关键难题.为此,本文发展了热力学、CO_2流动传热及烟气余热能量分布综合模型,研究了S-CO_2再压缩/再热燃煤发电系统热力学特性,首次发现热效率曲线对于一次再热和二次再热出现交叉,进而提出了S-CO_2循环采用一次再热或二次再热的筛选准则.针对锅炉烟气余热吸收问题,本文通过揭示主蒸气温度和压力间的内在关系,提出了调节主蒸气压力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吸收烟气余热,但受材料耐压极限所制约,因而本文在S-CO_2再压缩/再热循环基础上,引入烟气冷却器,以解决烟气余热吸收问题,给出了烟气冷却器与热力系统间的最佳集成模式,所构建的燃煤发电系统热效率达50.82%,锅炉效率达94.43%.本文为发展S-CO_2燃煤发电系统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     
正随着化石能源所带来的供需矛盾、环境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发展取之不竭、清洁环保的可再生能源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但可再生能源存在地理上分散、生产不连续、输出不稳定等特点,难以有效利用,也很难适应传统能源网络集中统一的体制.因此,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必然要求能源网络与互联网技术进行深入融合,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就地收集、就地存储、就地使用、余能共享",能源互联网的概念应运而生.Jeremy Rivkin在他的著作《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把能源互联网作为未来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