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15篇
理论与方法论   26篇
综合类   9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对"自然哲学"事业的共同认知,构成了19世纪之前西方学术群体从事与自然有关的研究和讨论的基础。在英国从中世纪向现代过渡的进程中,自然哲学的研究方法同样经历了一场近代转型。17世纪英国学术共同体在对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代权威的质疑中,逐步确立新的实验哲学的坚实基础,自然哲学家不再局限于不考虑现实状况的纯粹思辨,开始通过实验方法对现实世界中真实存在的现象及背后的规律展开观察和解释。伦敦皇家学会的诞生,正是这种转型过程影响力的有力证明,也是其在数十年发展之后水到渠成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在弹道学理论从亚里士多德和中世纪学说过渡到经典力学的过程中,意大利数学家塔尔塔利亚是一位重要的中间人物。论文考察了塔尔塔利亚的弹道学理论,分析他在将弹道学建立为一种实践性的数学科学上所做的贡献和遇到的困难,并指出这种困难是由于亚里士多德体系与经典力学这两大理论体系间的本质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4.
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中首先将“位置”定义为“包围者与被包围者相接触的界面”.随后,为了解释“船在河里运动”的例子,他又引入了不动性要求,将位置定义为“包围者的第一个不动界面”.位置的不动性要求引发了种种理论困难.最核心的困难是:在具体运动现象中,位置常常无法同时满足不动性要求和邻近性要求.为了解决不动性问题,《物理学》的评注者做出了种种努力,但未能在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框架内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这些理论困难揭示了位置学说中“不动性”概念的非技术化特征、位置概念的多重涵义以及静止与运动在本体论地位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亚里士多德的时间哲学中是否含有"静态时间"和"动态时间"的区分还存在诸多争论。有的学者认为他区分了两种时间类型,有的学者认为他没有作出区分;有的学者认为他混淆了两者,有的学者认为他虽然意识到了两者之分,但仅持有其中一种观点。通过对上述争论的重新衡定,笔者得出的结论是:其一,亚里士多德持有两种时间观,只是没有作出严格区分和分别论证;其二,如果要追问"A-理论"和"B-理论"各自主张的来源,的确可以在亚里士多德这里找到根据;其三,有关"静态时间"和"动态时间"的严格区分应该溯源到扬布里柯那里。  相似文献   
6.
段宗曜 《科技信息》2010,(20):175-175
亚里士多德的地心说,到牛顿的绝对空间,再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空观的几次大的改变,引发了物理学上的几次大革命.但是,问题还远远没有得到解决,我们对空间的认识还存在着极大的误区.  相似文献   
7.
<正>从人类开始使用语言起,就存在着口吃现象。早在20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提出,口吃是人的4种基本情绪发生混乱的结果。在100多年前,有位普鲁士外科医生,试图用割去一部分舌头的方法来治疗口吃,结果只是给这些人造成了更大的痛苦。第一次对口吃进行系统研究的人,是70年前美国爱荷华大学的  相似文献   
8.
一个精致的玻璃盒子里,有根看上去平淡的金属管子,又破又旧,如果躺在街上,你会认为这是一根废弃的烟管,但是人们走近看时,一旁的德瑞克·皮兹会半开玩笑地命令道"鞠躬"!这件看上去其貌不扬的东西事  相似文献   
9.
亚里士多德在世界美学史上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和深刻的影响力,他开辟了一个与柏拉图美学思想对立的体系,提出了自己的悲剧理论和一系列美学观点,对美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思想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局限性,该文试围绕他的悲剧理论来阐述他的美学思想的局限性,以此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0.
从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到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的地心说和哥白尼的日心说,再到今天迅速流行开来的宇宙大爆炸理论,人们对宇宙的起源的探索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理论找到确凿的证据,即便是目前学术界认可度最高的宇宙大爆炸学说亦是如此。不过在很多人看来,“大爆炸”似乎就是宇宙的本源,这与媒体对学说的解读和传播密不可分。“大爆炸”理论会不会再成为一个传说?公众又该以何种心态来对待新兴的科学理论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