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1篇
教育与普及   2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30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述了古建筑的一些结构构造特点及新时期对古建筑的需求.将钢筋混凝土材料和木材的各种性能进行比较,得出用钢筋混凝土仿木构建筑比木构建筑具有更好的耐久性和耐火性.通过对贵州经济现状分析指出旅游业在贵州省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及在旅游区修复古建筑的重要性.结合贵州省情及全球生态环境指出在贵州用钢筋混凝土材料替代木材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从艺术角度展开对古建筑“台”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分别论述古建筑“台”所呈现出来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冉泽辉 《广东科技》2007,(7):184-185
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洛溪车辆段及综合基地下穿隧道位于场坪基线JCK0 706.23~JCK0 734.03段,全长350m.下穿隧道主要在淤泥层中修建,且由于与珠江相距较近,地下水侧向补给丰富,技术难度大,对防水要求标准高.本文根据广州市轨道交通三号线洛溪车辆段及综合基地下穿隧道的施工实践,阐述防水设计、标准与要求、防水施工方法等.  相似文献   
4.
王海云 《科技资讯》2007,(22):71-73
某城市地铁隧道在距某22层高的宿舍楼仅5.4m位置下穿通过,该楼为筏板基础,无桩基,基础埋深较浅,在与此楼如此近距离的施工过程中,减少对该楼的扰动,对该楼的保护成为一个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5.
6.
概述了柳林香严寺的起源,分析了柳林香严寺损坏的原因及保护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真实性、整体性、多样性、协调性的保护理念及保护内容(包括寺院环境的保护与寺院本体的保护)。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建筑之斗拱构造艺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平宁 《安徽科技》2003,(12):59-60
一、斗拱在中国建筑中的历史渊源和作用 中国建筑所特有的斗拱,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西周初年,从西周到战国时代若干铜器的装饰图案中已有栌斗.到汉朝,斗拱不仅见于两汉时期,还见于东汉的石阕、崖墓和明器上的建筑中.及至唐代,斗拱已臻成熟极盛.这时的斗拱既用以承托屋檐或平坐,将屋面或楼面的大面积荷载传递到柱上,也是建筑形象组成部分.在建筑的整个立面构图上斗拱发挥了结构和艺术形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表现出中国木构建筑稳健和雄丽的风格.此外,斗拱还是封建社会中森严等级制度的象征.到明代和清代,斗拱建筑结构已从注重力学角度阶段逐渐演变成与建筑艺术完美结合并进一步形成装饰化的规范发展阶段,这时已是一个与近现代建筑结构艺术有机衔接的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8.
天坛声学现象的首次测试与综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天坛,以其宝贵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举世瞩目,又以其奇妙的声学现象位列我国四大回音古建筑之首。该文首次运用现代物理实验方法和先进的测试仪器对天坛声学现象进行了现场测试与综合分析,揭示了“回音壁”、“一音石”、“二音石”、“三音石”、“圜丘台”和新发现的“对话石”声学现象机理,对古建筑声学现象研究提出了一些新见解。  相似文献   
9.
广西古建筑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古建筑资源丰富,古建筑凝集了人类智慧和历史文明,成为一种可以进行开发的旅游资源.古建筑开发必须注重它的文化性.在开发古建筑旅游资源的同时,必须保护好古建筑.目前,古建筑的保护现状不容乐观.古建筑受毁的原因,除了古建筑大都是以木结构为主、容易破坏的原因外,古建筑的住户的素质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经济发展与古建筑的存在产生矛盾,此外,古建筑的保护缺少资金和相应严明的法律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保护古建筑必须尽量减少拆迁,保护好周围建筑聚落或者街区群体的空间结构和建筑形态,利用民间捐助或投资保护古建筑.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中国古建筑的基址、台基和屋顶形式方面作了大量分析和研究,列举了龙山文化以来的考古、文献等方面资料。指出了中国古建筑形式从三代起至清朝末期本质上没有发生变化,而其观念亦没有发生本质变化。通过大量的史料论述和探究古建筑与观念间的关系,并探究了古建筑大屋顶的观念渊源,作为古建筑观念研究引玉之砖,为目前设计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建筑提出了值得深思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