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高校图书馆女馆员如何塑造知识女性形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俊书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4,4(3):102-103
女性馆员在图书馆中占有过大的比例,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女馆员要强化事业价值,强化社会角色,要克服来自社会的、自身心理的障碍,提升自身素质,重塑自身形象。 相似文献
2.
影响知识女性成就动机的社会与心理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冬燕 《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1998,(4)
成就动机水平与事业成功具有密切关系本文分析了阻碍知识女性成就动机产生与提高的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并强调当代中国知识女性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对其成就事业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在构建和谐大学校园中充分发挥知识女性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秀珍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18(12):156-157
构建和谐大学校园是时代赋予大学师生的历史使命。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知识女性责无旁贷。高校知识女性要摈弃传统意识,发挥主体作用:社会与学校要构筑男女平等的社会环境与工作机制,让女性在构建和谐大学校园中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知识女性要充分展示个性特色,在学校的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中发挥与男同事的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校知识女性持续发展的障碍及其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伟云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3,16(5):99-102
经济时代给广大高校知识女性带来了发展契机,观念的更新、广阔社会空间的提供为妇女全面提高素质创造了条件,同时它也向知识女性提出了严峻挑战:传统的束缚、自身生理和心理的制约等限制了女性的全面发展.文章分析了知识女性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并就帮助、鼓励和支持女性得到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知识女性接受继续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信息革命的挑战 ,能否接受充分的继续教育已成为个人发展的关键因素。中国知识女性在接受继续教育机会上存在着明显的男女不平等现象 ,成为她们事业发展的障碍。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来自整个社会环境的因素 ,也有知识女性自身的因素。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有三 :一是国家政策的保障 ,二是知识女性自身的努力 ,三是整个社会为知识女性的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6.
从物的困境到灵的困惑——池莉小说创作的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健儿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1,14(1):79-81
池莉的小说以真实地描写80年代城镇市民阶层外在的生存状态而轰动文坛。近几年。她的创作有了很大的变化,把原来关注的焦点转向了对现代都市“新人类”尤其是现代知识女性内在的精神状况的探询,并取得了较大成效。 相似文献
7.
知识经济给知识女性带来的契机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兴起的知识经济给广大知识女性带来了发展契机:更新了观念、提供了参与社会的广阔舞台、为妇女解放与妇女地位的全面提高创造了优越条件。同时,它也向知识女性提出严峻挑战:两性分工依然存在,二难抉择必须面对;另外,社会的性别歧视、女性的自身弱点限制着知识女性的全面发展。知识女性自身素质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柳素平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
晚明时代家庭知识女性和非家庭知识女性分别生活在两种界限分明的生存空间中,前者公共空间私人化,后者私人空间公共化,尤其是后者,对非家庭知识女性产生极大影响.晚明非家庭知识女性的生存空间主要包括城市、市井、青楼等公共场合和官吏、士风、市民口味等与非家庭知识女性生活关系密切的人和事.晚明非家庭知识女性的生存空间有其特殊的生成背景,这些背景和生存空间一起,对晚明这些知识女性的文学修养、艺术才华、气质韵味、价值理念产生着作用. 相似文献
9.
长久以来,中国与韩国用封建礼教维持了巩固的父权秩序,这使得女性只能处于社会的边缘,受到男性的统治与压迫。然而,进入现代社会,特别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女性意识的全面觉醒,追求女性解放以及探寻女性自我价值的声音越来越强烈。在这一背景下,中韩同一时期的女性文学呈现了共性的现象。本文着眼于张洁和朴婉绪女性小说代表作《方舟》和《活着的一天的开始》,以其中出现的知识女性形象为中心,从女性对自身价值的探索与追求,以及女性对父权制度的质疑与否定两个层面,探究20世纪80年代中韩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状况,考察同一时期出现的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女性主义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及女性意识,分析女性主义文学给中韩两国带来的深远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
吕言侠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一场思想和文化观念领域的巨大变革唤醒了在黑暗的历史隧道中沉睡了几千年的中国妇女,奏响了一代知识女性灵魂觉醒的伟大序曲.然而传统和现代两种思想的交融使她们本身的生存状态与成长道路充满了挫折与痛苦,新思想与旧传统的争斗,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家庭与事业的矛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