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06篇
  2025年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淑芬 《科技资讯》2009,(1):110-110
柳绕流域位于内蒙古科尔沁沙漠东南边缘,辽宁省中部。在新民市区域面积为2011km2,风蚀已成为该地区主要自然灾害。针对该流域的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以下积极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选取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和呼和浩特市兴安落叶松、油松、樟子松和白杆4种典型针叶林,利用PC-2型太阳辐射记录仪进行UVB辐射日进程测定,以获得4种典型性针叶林的UVB屏蔽效应;对4种林分UVB屏蔽效率与枝下高、郁闭度等冠层特征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4种林分对UVB辐射均产生显著消减作用,其屏蔽效应分别为:落叶松(91.2%)、白杆(90.2%)、油松(88.9%)、樟子松(88.2%);但林分类型和时间段的不同对UVB的屏蔽效应均无显著影响.(2)UVB屏蔽效应与林分郁闭度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0.635,与冠层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0.966,而与林分平均树高,平均枝下高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对浑河上游4种典型林分类型的枯落物持水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枯落物总蓄积量的大小依次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21.89 t/hm2)、辽东栎天然次生林(18.58 t/hm2)、核桃楸阔叶混交林(15.03 t/hm2)、冷杉针阔混交林(14.38 t/hm2);枯落物最大持水量的大小依次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55.93 t/hm2)、辽东栎天然次生林(50.42 t/hm2)、核桃楸阔叶混交林(37.84 t/hm2)、冷杉针阔混交林(35.84 t/hm2);枯落物有效拦蓄量大小依次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42.72 t/hm2)、辽东栎天然次生林(39.09 t/hm2)、核桃楸阔叶混交林(27.41 t/hm2)、冷杉针阔混交林(25.94 t/hm2)。基于日本落叶松人工林和辽东栎天然次生林均有较高的枯落物蓄积量和较高的持水和拦蓄降水能力,在今后的水源涵养林建设时,宜选用日本落叶松、辽东栎为主要树种营造各种混交林。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6种林分密度和2种林分起源下1~7 a生巨尾桉(Eucalyptus grandis×E.urophylla)人工林的林分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每hm2蓄积量的总生长量、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探索一定密度范围内巨尾桉的最适林分密度和起源方式,揭示林分密度和起源对林木生长和生产力的交互影响特征,为提高巨尾桉人工林培养质量和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1)随着林龄的增加,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增长幅度逐渐减小,而每hm2蓄积量增幅在造林后期有所提高,4 a时达到数量成熟;2)各林龄下,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总生长量减小,超过2 a时林分密度1 050株/hm2的总生长量显著(P<0.05)高于其他林分密度,每hm2蓄积量则在1 800株/hm2下显著高于其他林分密度;3)植苗林的生长和生产力显著高于萌芽林,1 050和1 650株/hm2适合植苗林的树高、胸径生长和单株材积积累,1 800株/hm2...  相似文献   
5.
广西红树林资源的分布特点和林分结构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3S”技术与地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广西红树林的空间分布和林分结构进行全面的调查,并以行政区域为单元,从资源管理的角度对红树林分布、群落类型结构,以及林分覆盖度、树高等林分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广西的红树林在整个海岸带上的分布较为均匀,74.4%的红树林分布于海堤外侧,桐花树群落、白骨壤群落、秋茄-桐花树群落和白骨壤 桐花树群落为优势群落,61.9%的红树林覆盖度大于70%,78.1%的红树林平均高度小于2.0m。  相似文献   
6.
幼林抚育是森林抚育的重要措施,对提高林分生长率有较为深远的影响,其主要作用是保证幼林成活、促进林木生长、改善林木组成和品值,从而提高造林“两率”。  相似文献   
7.
林农复合系统中的种群共存增益和林分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在江苏省里下河地区连续8年的试验,发现林农复合系统生产力的提高主要来自资源共亨增益和林木生产增益。前者通过资源开发途径,后者通过物种间的互利作用。在3年生林分中,人增益占复合经营总生物量的77.1-81.4%,但随林龄增加面降低。而间作引起的林木生长量增加的比值低于3.3%,但随林增加有所提高。根据资源共享增益和林木生长增益,确定了随机冠投影面积变化庆进行的林分结构的最佳控制数值。  相似文献   
8.
杜仲对土壤营养元素的富集能力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杜仲各器官营养元素含量及其对土壤各营养元素的富集能力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显示,各元素在杜仲各器官中的含量均有差异,杜仲林系统与土壤系统中各元素含量差异基本一致。但它们的富集能力与土壤各元素含量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日本柳杉合理经营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鄂西南日本柳杉人工林调查,用数理统计原理,选择6种方程建立冠幅面积与胸径间的相关数学模型,求得最佳数学模型为:Cw=0.657492 0.439685D,由此得到冠幅面积预测方程及不同胸径的理论密度,最后,依所测定的树冠重叠系数(K=1.26)求得林分最大密度,并计算了经营密度0.6~0.8的日本柳杉人工林林分密度,以便于生产上对日本柳杉人工林林分密度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0.
次生福建青冈林组成数量特征及林分生产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次生福建青冈林的组成数量特征及生产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江西次生福建青冈林乔木层优势种重要值福建青冈为6304,木荷为3992,石栎为3268;乔木层树种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为23~42,群落均匀度为62%~87%,生态优势度为008~033;灌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为36~44,群落均匀度为92%~97%;草本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04~14,群落均匀度为41%~86%;林分蓄积生长量为284~430m3/hm2.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