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43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7 毫秒
1.
关丹丹 《江西科学》2011,29(2):248-252
民居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如自然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等.其中对于一些特殊地理形态下的民居,自然因素的影响就更为明显,以烟台养马岛为例,通过对胶东传统民居在山、海、岛的特殊地理形态下所形成的独具一格的建筑形态的描述,从"山地"、"滨海"、"岛居"3个方面分析自然环境对于民居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毛新青 《菏泽学院学报》2007,29(1):20-22,68
刘师培是最早提倡“言文合一”的学者之一。他从启蒙教育的立场出发,提出了创办白话报和运用白话文进行教学的主张,以西方传入的进化论作为理论武器,论证了白话入文的历史必然性。他还身体力行,创作了大量的白话文,实际上成为五四时期白话文运动的先声,在中国现代白话文建设之初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大量占有材料的基础上,考察桂北平话、湘南土话和粤北土话一致性的音韵特点,并探讨这些相同点的形成原因及其时间,最后指出:桂北平话、湘南土话和粤北土话是不同时期汉族移民历史沉淀以及同当地土著民族互相影响的结果,至宋代已经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4.
选择具有深厚历史文化沉淀的杜氏村落,从功能定位、美学追求、发展趋向以及由此折射出的文化指向等方面对农村民居建筑进行比较研究,揭示农村当代与传统民居建筑不同的文化蕴涵、美学品格和功能追求,并对农村民居建筑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认为只有借鉴传统人文文化,在传承中创新才能走出一条既具有民族区域特色又具有时代精神的民间建筑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宁夏地区乡村民居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冬季室内温度低、舒适性差、采暖能耗高、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缺乏有效利用.针对问题,通过问卷与入户调研掌握民居现存缺陷,立足太阳能富集特点,利用现代建筑技术,提出适合地方特点的太阳能被动利用设计方案,并在碱富桥村生态民居设计中进行了实践探索.通过比较分析,证明了太阳能被动利用技术在西北地区乡村民居中可以提高冬季室内温度,减少煤炭消耗,在经济与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在文学语言的发展道路上 ,林语堂先生以短小精悍的文章 ,积极探讨文学语言正确与健康的发展方向 ,他的文学语言观在社会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对今天的文学语言研究和修辞研究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开启白话文运动新声的人物是黄遵宪 ,但是白话文运动超出文体革新的拘囿 ,与戊戌变法的思想启蒙运动相契和。因此 ,近代白话文运动是“文体革新”“思想启蒙”“文学革命”三者的结合体 ,有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8.
徐志摩自由随性的创作态度,充分表现了诗歌之美,具有独特的审美特质。考察其语言的特质和特性,揭示了其诗歌语言的特殊魅力,挖掘了其对白话文发展和白话文语言理论建设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主要通过实地记音,运用有关音韵知识,对李谱英教授和陈晓锦教授所设计的玉林白话的声母表、韵母表进行辨析,对玉林白话的声母表、韵母表提出一些与前人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在谈到中国文学形式的现代转型时,学术界多侧重于强调西方文学的输入在其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却往往淡化了中国本土文化对这一转型的能动参与。实际上,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之中的民间文学以其现代性品格,对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建构起着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