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14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26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体育学院网球专选的学生技术进行了分类,同时又对网球专选课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教学改革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浅谈乒乓球运动特点和发展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乒乓球运动特点和发展规律的探讨,进一步加深了对本项目特点和发展规律的理解和掌握,为提高科学的教学、训练水平,培养高水平人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利用力学原理分析了乒乓球的运动方程与击球时作用力、球的速度和位置之间的关系.确定出任意条件下的球的落点.并给出了一些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4.
高校在开展网球运动方面的具有体育硬件设施比较完善、师资力量雄厚、大学生对网球课程的兴趣浓厚、具有良好的体育氛围等优势.目前,福建省本科院校中开设网球课程的院校有14所,网球的硬件设施比较齐全,网球的师资力量比较雄厚,但存在不平衡现象.  相似文献   
5.
网球是一项集趣味性,观赏性与竞技性于一体的健身运动。本文对网球的商业运作、场地投资情况作了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6.
为加强乒乓球教练员赛场作风的管理,国际乒联多次修改规则条文,规定了新的处罚办法.通过调查统计分析全国和省内的几次重大比赛情况,提出了加强乒乓球教练员赛场作风管理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7.
底线综合型网球选手取胜需要具备的能力要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回顾网球项目近些年来技战术的发展方向,重点论述了在当今网坛,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底线综合型选手必须要具备的几点要素。  相似文献   
8.
高校网球选修课分层教学的试验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高校体育教学的特点以及大学生的发展性、层次性和个体差异,进行网球选修课分层教学的试验研究,试验研究将身体素质、运动能力不同的学生分成不同的教学班次,选用不同的教学、训练形式,采取不同的考核评定方法,在与常规教学训练及其教学效果进行对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因材施教、注重差异框架下的高校网球选修课分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探讨以跑步搭配下肢加压的方式进行热身(running exercise combined with KAATSU training,RE-KT)对网球运动员运动表现和生理反应的影响.招募20名大学生男性网球运动员,采用平衡次序分配至两种实验干预,1)跑步(50%最大心率,进行5组,每组120s,组间休息1min)搭配下肢加压(加压部位为股四头肌、腘胂肌群,加压压强为150mmgh)进行热身(RE-KT);2)单纯跑步热身活动(running exercise,RE).结果表明,在心率与运动自觉量表值方面,受试者接受RE-KT实验干预后指标显著高于RE干预后指标(p0.05);在血乳酸、睾酮、生长激素浓度方面,受试者接受RE-KT实验干预后指标显著高于RE干预后指标(p0.05);在爆发力和最大力矩方面,受试者接受RE-KT实验干预后指标显著高于RE干预后指标(p0.05).但在肌耐力方面,受试者接受RE-KT实验干预后指标与接受RE干预后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得出利用跑步搭配下肢加压的方式对网球运动员进行热身能够诱发心率上升、RPE值增加、血乳酸、睾酮、生长激素浓度累积等生理效应,并且能够促进下肢爆发力和最大力矩的表现,但对肌耐力的运动表现没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实战实训、实地观摩、赛后询问等方法,对乒乓球运动员比赛生气情绪的产生与控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气是运动员在特殊比赛情景下的一种情绪体验,涉及到技术认知能力对生气情绪的控制作用;生气情绪的维度对技术的创造性发挥有密切关系;不同的文化模式塑造了运动员各不相同的自我概念;心理需要与社会责任感是刺激生气情绪产生的根源;自信、特殊经验和创新技术对运动员生气情绪起着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