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2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有限空间等间距水平顺排恒壁温管束外蓄冰过程的实验研究,揭示了环水温度和中管周围水温的变化特征和降温特点,明确了环水和上下管间水的降温过程存在的对流和密度反转现象,以及在蓄冷过程中管间流场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初始水温度较高时,环水和中上管间的水降温过程会存在明显的降温停滞现象,并出现不同温度的降温平台.降温停滞平台的长短与初始水温以及盐水温度的高低有关.  相似文献   
2.
选择性吸收涂层是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光学性能直接影响着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的热性能。衡量选择性吸收涂层的最主要参数是涂层光学吸收比,而代表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热性能的参数主要是空晒性能参数及闷晒太阳辐照量。文章通过试验研究了涂层的吸收比对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的空晒性能参数和闷晒太阳辐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涂层吸收比对闷晒太阳辐照量有明显影响,对空晒性能参数也有影响但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3D C/C复合材料的电弧驻点烧蚀及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弧驻点烧蚀试验方法,测试细编穿刺毡增强体C/C复合材料的烧蚀率,并采用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烧蚀表面形貌。研究结果表明:在电弧驻点烧蚀试验条件下,3D C/C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烧蚀性能;C/C复合材料的烧蚀过程主要受热化学烧蚀和机械剥蚀2种烧蚀机制的共同作用,二者相互促进,以机械剥蚀为主;微观烧蚀形貌主要由热化学化蚀导致,宏观烧蚀形貌则主要是机械剥蚀所致。  相似文献   
4.
讨论a,b,r>0时向日葵方程可能出现的Hopf分支的情形。对于有限时滞,无论以α为参数,还是以γ为参数,均估计出向B葵方程至少有几个Hopf分支值。  相似文献   
5.
针对微粒群优化算法的早熟停滞缺陷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种群年龄模型的动态粒子数微粒群优化算法. 该算法建立了生物种群年龄模型,将每个粒子划分为不同的年龄段,动态地依据种群环境和个体信息有效地控制种群的粒子数规模;设计了较优粒子的生殖策略和较差粒子的死亡策略,增加群体的多样性和减少冗余计算量,以保证算法获得最优性能. 将此算法与其他改进算法进行比较,仿真测试结果表明,新算法具有较高的全局搜索成功率和效率,计算量显著降低,优化精度显著提高,能够有效地避免算法陷入局部停滞的缺点.  相似文献   
6.
群体智能算法模拟生物进化或动物群体协作的搜索机制, 其目标是快速有效地搜索复杂优化问题的解空间, 寻求全局最优解. 本文通过对群体智能算法的搜索机理进行分析, 根据在搜索过程中解集内部结构变化的性质定义了解集多样度, 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两种基本的搜索策略--多样化搜索和集中化搜索对解集进化过程中的停滞性的影响, 证明了集中化搜索不可避免地使解集中的候选解逐渐趋于单一, 是导致算法停滞收敛的主要原因; 而多样化搜索能从任何候选解出发搜索到整个编码空间中的任一个点, 即整个空间是多样化搜索的可达域, 但将使算法不收敛. 本文采用三类典型的群体智能算法: 遗传算法、蚁群算法和粒子群算法进行了实验, 验证了上述分析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单元疏散空间的疏散能力问题,提出了单元疏散空间(建筑物只有一个出口)的离散时间疏散模型.模型中考虑了人群密度对疏散能力的影响,改变以往把建筑出口疏散能力视为常数而带来的不能真实反应其疏散能力的状况.结果表明:初始疏散密度确定时,在不同的出口宽度下,C型疏散时间略小于L型疏散时间,这种时间差距随着出口宽度的减小而减小,计算结果与 Simulex 模拟得出的结果近似;建筑物的疏散能力与出口宽度之间呈非线性关系;根据滞留情况,可以确定建筑的最佳出口宽度.模型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口疏散能力,研究结果可以用于建筑出口的性能化设计.  相似文献   
8.
观察祛瘀化痰复方中药——丹瓜方对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80例患者按数字表随机等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治疗上加用丹瓜方。治疗3个月后,观测比较2组患者的血糖、血脂。结果: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均有明显下降,血液中的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高密度脂蛋白较治疗前虽有上升,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表明,祛瘀化痰法有一定的降糖、调脂作用,效果优于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长江口深水航道及横沙东滩促淤圈围对滞流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滞流点位置的变化对河口拦门沙的形成和泥沙淤积具有极大的影响.基于MIKE3软件建立长江口水动力和盐度输运三维数学模型,采用实测资料对模型的潮位、流速、流向和盐度进行验证.运用验证好的数学模型模拟和分析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及横沙东滩促淤圈围工程对河口滞流点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1)应用改进的近底层平均单宽通量计算公式确定滞流点的位置,验证结果良好,可以用该公式确定滞流点的位置;(2)深水航道工程的建设增大了水深和涨落潮流速,各汊道内落潮流量的增加明显高于涨潮流量的增加,且滞流点均向下游移动;(3)横沙东滩促淤圈围工程建成后,北港滞流点向下游移动约5km,北槽和南槽的滞流点则向上游移动约1km.  相似文献   
10.
祛寒逐风合剂治 疗尢 王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祛寒逐风合剂是以1972年由甘肃武威出土的汉代医简中“伤寒逐风方”为基础方配制而成的中药制剂,供临床使用。方中有制附片、川椒、细辛、白术、川芎、制鳖甲等,以温经散寒为主,佐以祛风除湿、活血止痛、补益肝肾,尊《黄帝内经》中“寒者热之”、“治寒以热”之大法,主要用于治疗wang痹(类风湿性关节炎)之辩证为风寒湿阻者。几年来临床观察120例,其中治愈23例,好转95例,临床验证取得了满意疗效,与宝光牌风湿液治病该病作对照,其疗效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且该药对中医辩证为风寒湿阻之各种痹证,包括西医诊断之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增生性关节炎、各种腰腿痛等都有很好的疗效,有望成为治疗风湿病的一种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