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7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贵阳地区暴雨和冰雹湿位涡对比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湿位涡理论,对1997~2004年贵阳地区的6次冰雹天气和2004年贵阳地区的6次暴雨过程分别合成,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在θe陡立密集区,θe面陡立导致湿斜压涡度发展,密集区内冰雹和暴雨容易发生;MPV1<0和MPV2>0的配置,易产生暴雨,且MPV1数值比MPV2数值大一个量级,说明暴雨发生时正压过程起着主导的作用,而湿斜压项的高值区与暴雨的落区相一致.冰雹发生时,降雹区的低层为对流层不稳定层结下(MPV1<0),有MPV2>0,使湿斜压不稳定增强,倾斜涡度得以发展,冰雹易出现在高值中心偏南一侧,(即MPV1<0与MPV2高值中心交界处),冰雹出现后,高值中心强度减弱.  相似文献   
2.
试验表明:目前鼓风烧结机布风不均匀的症结是在风箱内存在一个强涡流区。采用导流叶片可以有效地消除上述现象。本文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导向叶片的形状、数量、安装位置与角度作了优化选择之剖析。在最佳参数下,布风均匀度由原来的17.3%提高到95%以上,风机能耗下降1.7%。因此,对现有鼓风烧结机供风性能的改进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某冶炼厂铅鼓风烧结风箱内布风存在严重的涡流现象与偏析现象.为此,在烧结机风箱中安装了一块平板形导流叶片进行工业性试验.作者对试验前后的一些表观现象及运行参数进行了详细的比较与分析.其结果表明,在烧结机风箱内安装导流叶片后,烧结矿料层反应均匀,提高了台车上空烟罩内烟气中的SO2浓度,提高了铅锌矿烧结块的生产能力,改善了烧结块质量  相似文献   
4.
王万筠  殷海涛  卜清军 《天津科技》2014,(10):108-111,114
应用湿位涡理论及NCEP再分析资料(水平分辨率1°×1°),对2013年12月17日滨海新区出现的大雪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500,h Pa高空冷涡和中低空切变线是造成强降雪的主要天气系统。降水时刻滨海新区相对湿度大于90%。偏东气流带来渤海海面的水汽,同时低空流场汇合有利于水汽辐合。暴雪发生在850,h Pa湿位涡正压项MPV1零值区和湿位涡斜压项MPV2负值区中。MPV2绝对值增大,大气湿斜压性增强导致下滑倾斜涡度发展是形成此次暴雪的重要原因,它对暴雪预报有着很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激光三角法微位移测量光学成像系统的研究。提出倾斜放大率的概念,并推导出计算公式。倾斜放大率有助于光学成像系统的优化设计,并可以进行成像大小的精确计算。利用倾斜放大率,深入分析了光斑成像的规律,揭示了实际光斑的成像特点。  相似文献   
6.
Andrew飓风发展过程中的湿位涡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PSU—NCAR中尺度模式(MM5)对1992年Andrew飓风数值试验的高分辨率输出资料,计算了湿位涡。针对湿位涡在飓风中的分布、湿位涡的分布随时间变化而表现出的特征等内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认为在飓风眼壁区,有很好的湿位涡分布与倾斜上升气流对应;指出在飓风眼壁区存在着激发并维持倾斜上升气流的一种可能机制——条件性对称不稳定CSI(Conditional Symmetrical Instability),正是这种机制维持着整个旺盛阶段内飓风的发展演变。  相似文献   
7.
对称不稳定理论的天气分析与预报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锋面降水、暴雨、暴雪、台风、飑线和爆发性气旋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和倾斜对流发生发展机理的研究密切相关.在此研究领域,近年来国际问逐步发展起来的对称不稳定理论正在引起国内外气象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在介绍了对称不稳定理论的概念、天气学特征及计算分析方法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对称不稳定理论的研究和应用进展情况,提出了引起带状云和降水的倾斜对流发生发展机理和对称不稳定理论相关联的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