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0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接受理论看文学翻译标准的多元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接受理论观照文学翻译过程,发现无论在理解还是转换阶段,译者的主观创造都不可避免,从而指出以原文为依归的单一翻译标准是不现实的,文学翻译标准必然是多元性的.  相似文献   
2.
对最大比值合并、等增益合并及选择性合并等合并技术进行了归纳与总结,给出了各种调制方法在Nakagami信道下的平均错误概率的精确表达式或近似表达式。同时还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对这类研究中的主要理论工具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最后还讨论了这方面值得进一步研究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Introduction Diversity reception, which counters fading and inter- ference in the physical layer and improves system per- formance, is a design methodology used to overcome multipath fading on wireless channels. Various com- bining schemes have been studi…  相似文献   
4.
美国历史学家史景迁(Jonathan D.Spence)的现代中国研究聚焦于中国向现代转化这一复杂艰难的历史过程,他以一种匿乏叙事逻辑将中国排除在“现代”范畴之外,并且将中国的历史与现状不断作类比联系,意在呈现中国历史的重复性节奏。这一做法与史景迁去历史化的“现代”概念界定息息相关。同时,由于史景迁的现代中国研究较一般学者有更广泛的受众群体,具备较高的大众认知与接受度,他所建构的现代中国形象也因此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化传播影响力。考察史氏现代中国研究在学界与非学术受众中的接受将我们推向了知识话语生产与大众意识形态间复杂关系的思考深处。  相似文献   
5.
旅游景区接待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游客在旅游地的旅游活动质量,同时反映着一个旅游景区的发展成熟程度。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自建立以来,现在已发展成为一个相对完善的旅游景区。针对该景区的住宿、交通、餐饮、购物、接待能力等方面做了调查、整理和分析,并通过研究分析相关数据后,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学史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在意识形态影响下不断建构的。作为学科的中国文学史具有浓厚的西学背景。西方文论接受史的基本叙事法则是不同时期意识形态影响下的选择性叙事。  相似文献   
7.
从接受美学审视文学翻译策略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探讨了中国文学翻译策略选择的不同取向,认为文学翻译不是简单的归化为主或异化为主的问题,而是根据读者的文化接受程度不同可划分为四个取向阶段:归化为主、少量异化为辅阶段,归化为主、大量异化为辅阶段,异化为主、大量归化为辅阶段和异化为主、少量归化为辅阶段。  相似文献   
8.
文学终结是当下一个时髦的话题,它着眼于电信时代文学外部生存环境的深刻变革以及图像的迅速崛起。技术的支持使图像文本获得了新的生存姿态,使其能够不断突破自身,进而吸纳其他艺术形式的专长,成长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艺术形式。文字与图像虽有交叉之处,但从所使用的物质材料到对接受者接受心理的影响,仍然存在诸多差异。我们应对这二者进行一个恰当的定位,既不以传统美学的姿态贬低图像的价值,又力求达到对图像的客观认识。  相似文献   
9.
接受美学是以读者的接受为研究中心的文学理论。它受到俄国形式主义的文学自主性和陌生化理论的直接影响。在接受美学的阅读、读者和文本、文学史的演变等重要理论中,都可看到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的痕迹。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是接受美学的先驱。  相似文献   
10.
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翻译过程中译者面临两次接受过程,第一次接受过程是译者本身与原作之间的交流,译文读者与译文的交流和对话是第二次接受活动,这只有在翻译完成之后才能实现.但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读者的存在,预测读者的接受水平和审美情趣.因此,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作用是明显的,他不仅充当原作的特殊读者,而且是阐释者和文学再创造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