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4篇
综合类   17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Alzheimer’s disease (AD) is a neurodegenerative disorder associated with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dysfunction and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dementia in the elderly. Several studies have implicated molecular and cellular signaling cascades involving the serine-threonine kinase, 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β(GSK-3β) in the pathogenesis of AD. GSK-3β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neurofibrillary tangles and senile plaques, the two classical pathological hallmarks of AD. In this review, we discus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GSK-3β and several key molecules involved in AD, including the presenilins,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tau, and β-amyloid. We identify the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 involved in the pathogenesis of AD, including Wnt, Notch, and the PI3 kinase/Akt pathway. These may be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s in AD. Received 19 December 2005; received after revision 24 January 2006; accepted 6 February 2006  相似文献   
2.
1 Results The entrapment of biopolymers into silica by the sol-gel technique meets with incompatibility of inorganic and bioorganic components. The aim was to develop a compatible procedure biomimicking the biomineralization processes in the living nature. A suggested solution in Ref.[1-2] for the biopolymer entrapment into silica matrix is based on a novel silica precursor. The developed approach is distinguished from the common technique for fabrication of hybrid biopolymer-silica nanocomposite materi...  相似文献   
3.
PIA法制备MMCs骨架工艺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综述了有机前驱体浸渍烧蚀法(PIA)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MMCs)用金属间化合物或陶瓷网络结构预制体的工艺过程及技术方法,分析了其制备工艺特点,指出。PIA法是目前制备MMCs最方便有效的方法。并论述了工艺进展的情况,展望了其发展前景,提出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别用微波法和前驱物法合成了ZrW0.8Mo1.2O8的四方相,该相尚未见公开报道.对其进行了XRD分析和指标化.对比了两种合成方法和合成产物的形貌,阐明了微波合成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氧钒(Ⅳ)碱式碳酸铵在空气流中的热分解过程,并以其为前驱体制备了粒度小于40nm的V2O5粉体。  相似文献   
6.
BaAl12O19高温热稳定材料制备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BaAl12O19是一种被用于高温催化燃烧的β-Al2O3型材料.在其制备过程中可采用柠檬酸盐无定形前驱体法.它在130℃的分解反映出硝酸盐与自由羰基的相互作用;360℃的分解对应于柠檬酸盐的氧化;在800℃时,BaCO3分解并生成BaAl2O4.BaAl2O4的产生并没有抑制BaAl12O19的形成.形成BaAl12O19的另一条途径是γ-Al2O3同分散相Ba2+之间的反应  相似文献   
7.
陶瓷先驱体聚硅烷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甲基氢二氯硅烷为单体,利用超声波条件下Wurtz聚合的方法,合成了可溶性聚硅烷,研究了对二溴苯和萘对反应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IR)、凝胶渗透色谱(GPC)、X射线衍射(XRD)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对二溴苯和萘均能使聚合反应平稳进行;在含有对二溴苯的反应体系中,所得聚硅烷的分子量较大,聚硅烷的陶瓷产率较高.对聚合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以SiO2和γ Al2O3为载体,以硝酸钴、醋酸钴和氯化钴为前驱体,利用浸渍法制备出钴基细粒子催化剂。用X射线衍射、程序升温还原、比表面测试等技术考察了钴基催化剂的结构和还原性能,分析了不同载体和前驱体对浆相费托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O2载体上钴物种的分散度和还原度均高于γ Al2O3载体,因而Co/γ Al2O3催化剂的活性最差,CO转化率远低于Co/SiO2催化剂。不同钴前驱体所制备的Co/SiO2催化剂钴物种的分散度和还原度有很大的差别,其相应的Co/SiO2催化剂的浆相费托活性顺序由大到小依次为:Co(NO3)2,Co(NO3)2+Co(CH3CO2)2,Co(CH3CO2)2,CoCl2。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栅极动态信号在功率器件故障预测上的应用.首先介绍了功率器件栅极动态信号反映的相关失效机制,并分析了栅极动态信号的老化特征及影响因素.提出了老化特征提取方法,选定动态过程时间,动态过程面积比率作为老化特征.使用降频错位采样的方法还原高频采样下计算的老化特征,降低利用动态信号进行故障预测的采样频率,以提高方法可行性.通过NASA公布的数据集进行实验验证,提取的老化特征明显,降频采样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外源性硫化氢对嗜铬细胞瘤细胞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BACE1)的调节作用,进而探讨其对淀粉样前体蛋白/β-位淀粉样蛋白代谢途径的影响。方法用硫氢化钠作外源性H2s供体,实验设空白对照组、NaHs50μmol/L组、NaHS100μmol/L组和NariS200μmol/L组,按分组浓度处理PC12细胞24h后,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BACE1 mRNA及蛋白表达,并用Western blot法继而检测APP代谢过程中关键蛋白APP、C99、C83表达变化,EusA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AB40和AB42水平。结果NaHS在实验浓度范围内从基因与蛋白两个水平上呈剂量依赖性下调BACE1表达,并下调C99、Ap40和Ap42蛋白表达,上调C83蛋白,各NaHS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APP蛋白表达没有影响,各组间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外源性H2s具有通过调节PC12细胞BACE1表达下调APP/Aβ代谢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