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8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66篇
系统科学   27篇
丛书文集   65篇
教育与普及   3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2篇
现状及发展   13篇
综合类   191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徐玉华 《松辽学刊》2006,27(2):91-93
本文阐述了培养硕士研究生创造力的教学方法,并指出教师的创新精神是达到教学目的之关键.  相似文献   
2.
自然界在人类出现以前以天然自然的状态存在着,遵循自己固有的演化规律。人类创造的人工自然中所蕴含的人工信息具有直接和间接效应,其中间接效应尤其具有不可预测、难以控制、不可逆、强度大等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信息及其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带来的效应都飞速增加。人类社会对人工信息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的承受力是不对称的,大量增加的负面效应(例如非典病毒)如果超过临界值,可以将人类社会摧毁。因此它预示眷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相似文献   
3.
音乐欣赏的本体性质是音乐美学领域中重要很难回答的问题。音乐欣赏通过听觉来审美,在创造过程中,完成感性与理性的相互结合与统一。从音乐材料,结构环节和功能作用三方面断定,材料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性,结合是约定的感性材料与理性材料的结合、音乐欣赏有其独特的功能和广泛的联系,是一门介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相似文献   
4.
哈代诗歌中人与自然合二为一的艺术表现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诗人哈代在其诗歌中用细腻温婉的笔触描绘了尘世中的种种真情 ,表现出对大自然的无限敬意 ;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成为其诗歌的精神支柱和情感升华的象征。  相似文献   
5.
应用交替分段显-隐方法求解变系数对流扩散方程,此方法具有很好的并行性且无条件稳定。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对传统特征社会主义的扬弃.社会主义本质关系是分层次的,其作用各不相同.社会主义本质关系又是有机联系的整体.  相似文献   
7.
霍桑在其代表作《红字》中不仅体现了当时的浪漫主义及其巅峰超验主义的影响,同时也突出了他本人独特的思想和对自然的理解.《红字》里的自然涉及到三方面:物质世界中的自然,自然的人性以及自然的生本质,这也是霍桑本人在现实生活中一直追求和向往的境界.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服饰美学思想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中国服饰美学思想所涉及的“天人合一”、社会伦理道德以及等级方面的内容.运甩史料考证、逻辑推理及中外比较相结合的论证方法,表明中国传统服饰美学思想是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特征的,得出中国传统服饰美学思想所涵盖的社会化、自然化和多样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比较分析同一时期(中国南北朝时期与日本飞鸟时期)中日两国佛寺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发现虽然两国佛教理念相同,但中国南北朝时期是玄学境界型建筑自然观,而日本飞鸟时期则是神道意识型建筑自然观。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佛寺建筑及其自然观是日本飞鸟时期的母体,而日本飞鸟时期则为研究中国南北朝时期的这一关系做旁证。  相似文献   
10.
道家美育思想是中国本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它以"道法自然"的认识论为宗,以"自然体悟"的方法途径为用,构建了自己完整的崇尚自然及追求自然生活的美育体系。至今,对现代儿童美育活动仍有着重大启示与深刻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